对电子产品近乎自闭的症状开始逐渐扩散到信息时代里涉及的相关项,当被一个个软件安装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搞的不能自已时,多想他们可以成为脑子里的细胞,天马行空,无规无据。羡慕那些可以在游戏里找寻刺激的人,都是在填补着空虚的时光,他们总是能带着极佳的状态继而快速的融入。
我讨厌软件,程序制作等等相关的大部分,却又不会轻易害怕,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似的再开始另一场的探寻。小学时开始接触电脑,那时候男生女生之间还没有一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同学友情可以概况情组成的各种名词甚至动词;牵手,拥抱也都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四年级的周末,我们一班总是会被留校练习电脑打字,因为分班考试那一次意外的超常发挥,被分到这个当时所有家长自愿多交5000元的“实验班”,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学设备,三年不换同学的规章制度,还是孩子的我们,只是知道这些外在条件的优越,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班级划分上大人眼中的好胜心。
四年级的同桌是个帅气并且脑袋也聪明的男孩子,周末练习打字的时候,他总是在我刚打几行字就结束了,我还没浏览完全文,才把26个字母乱序排练成词,他就去老师花名册上写下了记时数字。然后又很快的投入到下一篇更长的,当然看到我真的太过缓慢时,他会悄悄给以帮助。那会并没有自卑感和以后一定要学好电脑的决心,只是不能理解这种先天就对一件事情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是怎样和我能在一个空间里学习的,借口自己对电脑的迟钝。想必,那个时候对以后电子相关的一系列的厌恶已经埋下了祸根。
很不幸的生活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不止是电脑、软件、小程序,自媒体盈利现状的到来让人不得不去尝试各种网络的可能,虽然我一直固执的相信纸质带给人的放松和惊喜是不会消逝的,却也害怕沉浸在纸质的阅读里会被现实快速的发展而吞噬。真正开始用微信是大学毕业后,为了和家里人的交流,也为了找到符合年轻人这个词的气质,从一开始不会发朋友圈,不会去设置备注,背景图片,到现在知道怎么只发文字不发图片的状态,这个过程一点也没有痛苦,反而因为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公众号这个神奇的存在,让与不同专业的人有了一定的交流,每天固定的看完几篇推送之后写下的留言带着真实的情感流露,也会被选上精选留言而安心的做个好梦。
在学生会里师兄提出要做公众号的那次会议,我带着本能的害怕和某种期待去了。
一份pdf,一份word,没有不认识的字,过程也都能看懂。
到我们负责的那期,我做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真的没有很多内容,做的也并不精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各种问题,一开始没搞清楚编辑软件和公众号推送不是同一个软件,用着已经存在的公众号账号登入编辑软件里,怎么都不行。还好一起的同学打电话问了,才明白过来。开始注册编辑账号,先看一遍软件里已有的模板,奈何套用上去之后预览是一片空白。又百度问题,怎么上传图片,下载美图秀秀,怎么排版,插入分隔线,边框文字,引导赞。真的,只用文字才叙述整个过程根本不值一提,那个经历也并没有让我掌握全部的编辑技巧,但在以后浏览其他公众号的时候,总会仔细看看,不局限于文字,还有文档背后的编辑,排版,音乐,带着同道中人的心心相惜而格外珍惜每一次的推送。(还达不到他们的高度)。
于我而言,学会一项技能的快感是胜于事情本身的。所有看公众号的人本来的目的也许只是找到生活和心里的认同感,真的能有多少人就通过那简短的几行字而有所作为么?无从得知。那些标榜着一个星期,一个月就能掌握一项技能的文章,让人忽然就有了依靠,在真正执行时又没了力量。与其相信一篇文字给的知识,还不如动手操作来的厚重,你总会在打击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谎话。
又一次在一个燥热的下午尝试着安装一个不得不用的软件,拷了同学的安装包,照着同学给的视频,电脑自带的倔强让一切成了迷。软件还是那个软件,我却不敢宣称有勇气能控制好他。毕竟他源远流长,不停迭代。
软件永不消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