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
走过很多的地方,吃过各地的豆腐,形似但味道又各不相同,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豆腐的味道,这是一种乡恋,是一种情节,是一种纯纯的思乡的味道。
小时候的农村,物质匮乏,食材少,一到冬天就只有萝卜、土豆、大白菜这几种固定的食材了,还好有一种美味又有营养的食材,那就是豆腐。
那时村里有几家豆腐坊,离奶奶家最近的一家豆腐坊是我们经常光顾的,是一个同学家开的,她家的院子方方正正的,大门是朝南开的,因为做豆腐,所以她家的院门是经常开着的,作坊就是她家的堂屋,那时候做豆腐还是挺原生态的,堂屋的中间有一个磨盘,一头蒙着眼睛的驴子,拉着磨一圈圈的转,泡好的豆子不停的放到磨盘上端,碾碎了,豆汁顺着石槽流出来,做一锅豆腐,不知道驴子要转多少圈,驴子肯定是数不清的,哈哈!
如果中午要吃豆腐,早上是要去预订的,晚了也许就没有了,所以奶奶会在晚上计划,明天去端块儿豆腐吃(端豆腐就是买豆腐,那时不用塑料袋,要拿个家具儿,比如盆子或碗去把豆腐端回来,很形象)。于是早早的去订好了,中午就能吃上豆腐了。家乡的豆腐一块儿很大,差不多是现在豆腐的三、四块那么大,其实一般是吃不完的,所以有时会订半块,奶奶有时会把任务派给我,那时不用钱买,用家里的黄豆换豆腐,每次奶奶会用自家的称称好黄豆,一般会偏高一点,因为豆腐坊的称都偏低一点,我把黄豆交给同学的爸爸,他会称一下,平平的,份量够了,我端着豆腐高高兴兴回家了。
家乡的水质偏硬,家乡的豆腐用家乡的水做出来才味道独特,软软的,嫩嫩的,尤其是味道香,是那种纯纯的豆香,很好吃。
大铁锅,柴火饭,豆腐在高温下,咕嘟着,散发着香味,越来越嫩,越来越滑,放在嘴里烫烫的,奶奶会宠溺的说,慢着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还是忍不住,稀里哈喇的好吃。
这么好吃的美味,所以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豆腐是必须有的,再奢侈一些会有豆腐干,豆油皮一般是特殊的日子才能吃到,那就很奢侈了。都是家乡的味道,都很美味。
如今也会经常吃豆腐,但怎么也比不了家乡的豆腐,有时候,老家的姑姑会捎几块儿来,一吃,果然还是家乡的豆腐味道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