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街亭之战,只有寥寥几句记载,《三国志》曰:“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
有一派认为,或许谁都可以守住街亭,诸葛亮说「至有街亭违命之阙」是他用人不明,这么看来,似是主将不违命、不犯错就得以守住街亭,事实上,马谡发兵在前,张郃挥军在后,蜀汉的确握有先机,而马谡登山布阵,大军溃败,如果换一位有经验的将领便能够改写历史,这种说法自有其道理。
有一派则认为,恐怕谁都无法守住街亭,马谡只是因为有明显的指挥失当才被放大看待,张郃一生战功彪炳,曹魏又有兵力优势,蜀汉其他将领也难以击退张郃,所差者只是大败与小败的分别罢了。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
然而,让我们回归最初的问题,这也是当时蜀汉全国与今日广大观众共同的疑问──
马谡,你到底为什么要爬上那座山?
大家多半认为,因为马谡就是个搞不清楚状况的笨蛋。
我必须承认,这大概就是正确答案,但我试着提出不同的想法,毕竟历史人物不会只有单一面向,以下论述,或许可以揭开马谡的另一面。
马谡像史实中,马谡以智谋见长,他曾对诸葛亮提出:“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原公服其心而已。”
孔明七擒孟获一事,《汉晋春秋》确有记载,故收复南中,并安抚少数民族不再作乱,诸葛亮得以放手北伐,马谡可说是功劳不小。
《三国志》曰:诸葛亮以马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诸葛亮军务繁重,若马谡是个无能之辈,也不致于虚耗时间与他谈论兵法,孔明不只看重马谡,更有培养他成为未来接班人之心,这些都说明了马谡的能力。
既然如此,马谡何以做出登山扎营这种自杀行为呢?
我认为,马谡此举正是为了“求胜”。
第一,魏国以精锐骑兵闻名,而蜀汉主力军队多为步兵,在山区以步兵抗骑兵,居高临下,确实是兵法正道,黄忠当年在定军山一役斩杀夏侯渊,可谓登山界的典范,马谡想效法前辈,原在情理之中。
第二,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反过来说,若没有十倍之众,实在难以围攻敌军。马谡认为魏军未必有如此兵力,若分兵包围,实力减弱,蜀汉反而能够从高处痛打敌军的弱点。
第三,马谡依南山扎营,王平出言劝阻,认为敌军必将围山,可见马谡并不是不知道其中风险,他知道危险,仍想要险中求胜;兵者,诡道也,料敌机先正是制胜的要诀,既然知道对方必定围山而攻,反而能够以此布阵,兼具地利,如果一股作气冲锋而下,只要成功就会是一场名垂青史的大胜仗……
这正是问题所在。
说书人大胆提出一个想法,上述三点“不下据城,舍水上山”一向被认定是马谡失败的主要原因,或许如此,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马谡想打一场大胜仗。
别忘了,诸葛亮交代的任务是守住街亭,不是去打一场胜仗!
回顾此次北伐,孔明扬声兵发斜谷道,以赵云为疑军,自己却亲率大军攻祁山,街亭在祁山北方,位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中枢地带,可说是两军交锋必争之地,先锋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诸葛亮一面行军,一面策动三郡响应反魏,并攻打陇右其他还在抵抗的郡县,事实上,马谡只要坚守街亭,待陇右稳定,诸葛亮进军至此,魏军多半只能选择退兵,是以蜀汉明明掌握主动权,目标却不是“向北进攻”,而是“守住街亭”。
──丞相只叫我守街亭,未免太小家子气,瞧我干一番大事业给你看!
在此之前,我也曾笑话马谡,却未曾深入探讨他的内心世界,一个人无论做出什么决定,背后肯定都有动机,聪明人尤其如此,以下虽然只是我的推理猜测,却可以解释许多疑问。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谡活在优秀的哥哥的阴影底下,重点是,这个哥哥已经死了,意味着永远无法超越他,而昔日诸葛亮跟马良以兄弟相称,诸葛亮对这位贤弟非常看重,这些都是马谡可能想要证明自己的原因。
为什么马谡不听王平之言占据要道,却要依山扎营?
若要采取守势,在平地筑寨据城死守自然是最佳选择,但马谡彻头彻尾便没有想过要防守,这也说明了他不重视水源问题的原因,毕竟他根本无意长期抗战,只想着一战定江山。
这么说来,马谡不只无视王平的意见,更违抗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怎么可能?
对照史书,甚有可能,胜败乃兵家常事,以常理而言,马谡罪不致死,挥泪斩马谡一事虽是演义情节,但与历史记载相去不远。
《三国志》中写了三个版本马谡的结局,向朗传写马谡逃亡、向朗知情不报,马良传写马谡下狱死于大牢,诸葛亮传与王平传却又写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综合以上说法,马谡可能是兵败逃亡于乱军之中,其后仍被打回牢狱,最终遭到处死。
《三国志》引注《襄阳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马谡于信中说诸葛亮待他如儿子,他也视诸葛亮为亲父,死而无怨,只希望诸葛亮能保得他的家人平安(鲧治水无功被杀,其子禹治水有成,比喻罪不株连亲属)。马谡在牢中写下这封遗书后,诸葛亮将其斩首示众,为之涕泪,并善待家属遗孤。
蒋琬曾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但孔明含泪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而马谡自知必死、自知没脸见诸葛亮,想必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有人提出不同的想法,不下据城,舍水上山或许是因为街亭据点早已年久失修,无法固守,或者是在扎营、筑城寨之际,魏军便已经逼近,马谡逼不得已,只好勉强冒险上山。
这种说法或许说得通,但毕竟没有其他历史证据,只能作为一种推测,究竟真实情况如何,如今难以得知。
到底为什么要爬山?恐怕这也是马谡死前想要问自己的问题。
然而,若不是胸中怀有远大的抱负,马谡也不会登上那座山。
这篇文章无意翻转历史,只是提供不同的想法,马谡未必是单纯愚蠢,在此之前有黄忠威震定军山、张辽突袭白狼山,之后更有邓艾翻山越岭奇袭成都,哪一战不是凶险异常?哪一战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马谡一举成功,那么这次北伐的成果,甚至将超乎诸葛亮原本的想像。
从前,身为武侯的信徒,对于马谡实在无法有任何一丝认同,但试着推敲他的想法,面对诸葛亮的防守战略,马谡或许想借此证明:丞相,你看着吧!如果你不敢冒险,让我来!我来为你开创新的未来!
当然,马谡自身没有冲锋陷阵的武力与统率力,却选择了强攻的战略,可谓不智,但他不只是一个看不清危险的笨蛋,他是明知危险却仍勇敢挑战的笨蛋。
因为,山就在那里。
英国登山家Mallory这句话,许多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胜利者的名言。
其实不然,1922年他挑战珠穆朗玛峰,登顶失败,1923年他说出了这句名言,1924年再次挑战,然后,他长眠于珠穆朗玛峰,再也没有回来。从他的尸体无法判断他生前是否曾经登顶,徒留这个著名的谜团。
惊人的巧合在于,马谡享年38岁,而Mallory过世那年,正好也是38岁。
正值壮年的浪漫与勇气,或许替这个故事写下了最后的注解。
—
因为山就在那里。
而死亡也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