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哪个行业都是一样的,新人就要任劳任怨,不然很难生存的。
最近店里又陆续迎来了三个新人。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年轻因为耐心不够捏不到老板要求的柳叶形蒸饺而自动走人,留下来的一位五十几岁的妇女反倒是任劳任怨,任说任使唤,勤快的跑着腿一会取肉馅,一会儿拿饺子皮,虽然饺子捏得还不如小年轻,却和大家有说有笑留了下来。最后一位三十几岁的中年妇女带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和我坐到了一起,听她自己说她和老板曾是邻居,还和老板的儿媳妇无话不说。
而我已经是做了两个星期的老员工了。由于语言上的不通,算是一个只做事不说话的沉默者,偶尔被大家好奇当做余料问家庭身世一类的问题,直到带孩子而来的玉芬的出现。
玉芬的到来,直接激活了我的世界,并让我对这个地方工作的同事们有了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你知道吗?那个大妈曾在老板店里做过,凭着和老板熟就在这里耀武扬威,好像老板娘似的。”玉芬说着的时候,眼睛也飘了大妈的位置一眼,
“你知道老板的儿媳妇怎么说嘛?特粗鲁、一点女人味都没有,而且还老请假,如果混的好为什么老板不让她继续做了,混的也不咋样嘛。”玉芬收起了不屑的眼神回到手中的饺子上又接着说
玉芬嘴里的“大妈”比玉芬还小两岁,而“大妈”只是一个称号,也许是同为外来人的缘故,来到这里的规矩规则几乎都是大妈教给她的,语气虽然说不上平易近人倒对她是客气的。反倒是最早坐在一起的阿娟,什么也不说,只是纯粹的聊天,饺子馅没了,皮没了就叫她去拿。拿少了说:“为什么不多拿点,等会就被其他人拿完了”,拿多了她又说:“拿那么多干嘛,等下大妈那几个又告状”,最终因想不到一起去,而分开坐了。
玉芬不仅带个孩子来捏饺子,而且中午还要接上学的双胞胎兄弟回来吃饭,等到下午两点送回学校再来包饺子。
“阿梦,她她回去了?”大妈示意着玉芬的位置问
“回去了,回去接孩子了。”
“她是不是就包了两盘?”
“是啊,新来的,还没那么快。”
“她还以为她很快吧,带着孩子来包,现在知道没那么容易了吧。”大妈说完哼了一句走去了厕所。
“来来吃饭了”,老板把摩托车开了进来,手里提着几分打包好的云吞说
“老头,那个阿芬带个孩子一天包不了几盘,还来回跑够耽误时间的不,你让她来干嘛?”大妈接过老板手里的午饭,边分给大家边和老板说
“是呀,包了一上午才包了两盘,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看孩子呢,”坐在大妈后面的阿银端着包好的饺子走到老板面前也说
“才包了两盘”,老板笑着问
“两盘都不到,我刚才去看了还差十几个才够两盘”大妈听到老板问赶紧说到
“呵呵,是有点慢啊”
“人家才来,走的又早,包两盘也很正常啊,难道你们第一天来就包很多啊”阿娟身后的阿青愤愤不平地说。
大妈是老板身边的红人,阿银号称第一快手,而且两人又好得像姐妹一样,敢和她们俩顶撞的也只有身壮胆肥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魄力性的阿青了。
“好了好了吃饭了”,当午餐发到每个人手中,总有人出来打圆场。于是大家也都安静下来。
让大家安静下来的还有从外面回来的阿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