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刷新思维的好书:《最小阻力之路——以创造力修炼取代「不断解决问题」的人生结构革命》,二刷精读并记录了8K+字的读书笔记。这里进一步提炼了全书的精华,输出成文,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关于作者
作者罗勃·弗利兹原本是个出色的作曲家兼音乐家,他着迷于观察和研究创作的过程、不同领域的创作之间的关联,以及会创作的人是如何把创作的过程运用在个人生活中。并致力于帮助个人和组织运用这些创作的原则来实现发展。
后来,他又发现了「结构动力学」,了解潜藏的“结构”模式是如何决定了行为的走向,并导致目标最后的成败。
这本书正是围绕这两大研究发现展开,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动力结构,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解决问题」的结构性冲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对环境的应激式反应中,或顺从或反抗。
橡皮筋被拉伸、弹簧被挤压时,会产生恢复原状的张力,而随着它们恢复原状,这个张力便会得到舒缓。这是在单一张力的结构里,张力趋向于舒缓。
而在复合张力的结构里,通常会出现互相冲突的张力结构。当A张力得以舒缓时,B张力变大;B张力舒缓时,A张力变大。这种循环造成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来回摆荡,最终我们无法取得成就。
比如:“我太重了要减肥” 与 “我饿了想吃东西” 这对张力结构,当你为了减肥而选择对抗饥饿时,前者的张力得到了舒缓,后者的张力却会加强,你越饿就越想要吃东西,最终这个张力会促使你通过进食而获得舒缓。
再如:大公司想要获得长期的成长就需要投资新建工场或开拓新市场,而这种投资行为会影响股东短期内的回报。当公司加大投资支出时,股东回报降低,会促使不少股东减少甚至退出投资,于是公司便会减缓投资。
这就是作者发现的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结构性冲突」。
一旦我们无意识地在“对当下环境采取应激式反应”的模式中生活,我们的注意力会随着各种矛盾的来回摆荡而游移。
当有激化的矛盾时,我们采取行动的动力(结构的张力)会被提升,而当矛盾得到缓解时,相应的,结构的张力也得到舒缓。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里,被激化的矛盾——也就是我们遇到的种种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完的时候。
于是,我们便会陷入疲于解决问题的困境中,渐渐对生活产生一种无力感,甚至会因为付出很多努力却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而对自我产生一种无价值感。
二、「创造」的结构性张力
书里介绍了一个完全独立于上述「结构性冲突」的动力结构——「结构性张力」。这是作者提炼出来的“创作历程中最重要的结构”。
与「结构性冲突」里来回摆荡、起起伏伏的动力系统不同,「结构性张力」的动力系统是稳定的。它来自于「愿景」和「现状」这两个核心元素。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会产生张力,而因为所有张力倾向舒缓,我们便会往愿景的方向前进,直到将它实现。
> 愿景
创作者们都是在脑子里先构思出了一个成品,再从无到有一步步地把它塑造出来。如果建筑师的脑海里没有城堡,它眼前的资源不过是无用的沙土。
同理,如果我们想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首先便得设立一个清晰的「愿景」。
这个愿景,不应该是基于现有的选项或者你有办法的事,而是你真正想要的。
我们很多人已经无法回答 “我要的是什么?” ——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麻木了,或者佛系地一无所求,而是我们习惯了从当前的环境出发去做出设想和选择。在回答“我要什么”之前,我们已经在思考“什么是当下我能做到的/可选择的?” 这大大局限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多伟大的发明,在一开始提出构想的时候都显得疯狂和不可行。但靠着这些构想的指引,它们最终竟实现了。
很多伟大的愿景,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到达的路径。但一条条通往它的路,就是会在创造历程中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成真。
> 现状
对于现状的认知,既不应该自我欺骗式地盲目乐观,也要小心陷入“为什么会这样”的情绪泥潭——“现在是什么情况” 和 “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我们越快速、客观、平静地认清当前的现状,对我们越有利。
开始创造历程,我们要摆脱“环境决定论”的前设,不要把自己的能量和选择交托于环境。认真去回答“我真正要的是什么(成果)”这个问题,设定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愿景,并且客观清晰地看清当下的现状。结构性张力便产生了。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开始采取任何一点可采取的小行动,去往那个愿景靠近。眼前的路会随着我们的行动而展开。
作者特地强调这个「结构性张力」不是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方法,因为结构性冲突无解。但是,我们可以让这种新的结构模式取而代之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去创造我们的人生。
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开始运用「结构性张力」这个系统而变得一帆风顺,不再有原来那些问题。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开始把更多的能量倾注到了我们的愿景上,并开始踏寻着路径去实现它。
「创造历程」的三个阶段
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3个阶段。
萌芽期:构思计划阶段。会产生一股启动力。
同化期:关键阶段。一切在内在发展,成长最不明显,尤其是在初期。
完成期:成果完整展现阶段。
而在这3个阶段中,我们都有侧重需要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萌芽期」的关键:首要、次要、基本选择
在萌芽期,我们需要做出一个个关键性的选择。
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塑造出具象的愿景,就是不断从各种开放的可能性里细化选择的结果。
区分“首要选择”“次要选择”“基本选择”,并认真地做出“首要选择”和“基本选择”。这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决策成本,并促使我们做出真正有长远意义的选择。
首要选择:指的是你想要达成的某个成果,这个选择本身就是目的。(愿景)
次要选择:指的是帮你朝着首要成果迈进的选择,这些选择本身不是最终的目标。(例如:“去运动”是为了实现“身体健康”。)
基本选择:指的是与基本生活取向、生存状态有关的选择。(忠于自我、健康、自由)
当我们清楚地做出了基本选择和首要选择,就可以轻松处理绝大多数的次要选择。
“我想要睡懒觉” 和 “马上去健身房运动” 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它们不过是次要选择。基于“我要健康生活”这一优先且不可撼动的基本选择(如果你真心认可并做出了承诺),你会起床去健身。
>「同化期」的关键: 累积动能,以策略辅助创造
在同化期,我们通常看不到任何显著的成长,从而开始产生自我怀疑,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选择放弃。
同化期在创造过程里是一个必经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很多的实验、试错、反思总结。你学习到的东西在内化进你的个人系统里,而创造的成果也正在内部生长。
就像学习乐器,在入门之后会迎来一个瓶颈期,持续一段时间的练习都不见进步,但日积月累后会不知不觉迎来一次水平的飞跃。
在同化期我们可以拆解目标,通过陆续达成一个个较小的成就,让每一个小成就来增强动能,达成最后的目标。
当处境或环境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就面临着策略性时刻:重新定义自己的愿景和现状,确保自己的愿景确实是最终想实现的成果,并且客观认清当下的现状,再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决定。
>「完成期」的关键:评断、接受和认可成果
当自己想要的东西快到手或成果即将完成时,人们最常体验到的感觉有2种:充实和满意,抑或是忧郁和失落。
很多人对结果会有一种不配得感。创造活动的最大力量之一,就是接受成果的力量。只有接受了创造的成果,这个创造的历程才算完成。
在创造历程里,我们不再消极地认为造就成就的是环境而非自己,因为能评断创造是否已完成的只有创造者自己——你的现状是否与设定的愿景相符。
对于成果的认可将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你迈向下一个创造循环的萌芽期。
个人收获
说来惭愧,书里提到的很多状况都让我躺枪。
我曾经长时间地陷在不停解决问题的泥潭,心力憔悴。
设定目标的时候,想象力受限于现实,只能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做好当下的努力。
无从回答“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因为当下的环境中并没有我满意的选项。
选择困难症的我总妄图遍历所有可能的选项,权衡各方声音,再做出选择。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哪怕是购买一个小东西。
完全符合作者的结构动力理论,我时常被“无力感”和“无价值感”席卷。不觉得取得的进展是自己的功劳,也很少从中体验到欣喜。纵使担任了一些重要的角色,获得了一些认可,却难以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这些困境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
我们终究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想要带给这个世界什么,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愿景」就好像每个人或组织的心中那个闪闪发亮的灯塔,有了它我们才知道扬帆去往何方,并且划动双桨一点点去到那个目的地。
最近新型冠状肺炎在社会各领域引发了不少负能量事件,每当有朋友跟我抱怨,我都会提醒他们不要浪费过多的情绪在环境上。
设定好愿景和小目标,认清当前的现状,把能量用来创造,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