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儿子!跟妈一块儿照个相!”我身边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一边用力挤开熙熙攘攘的游客,一边回头尖声招呼着十来岁大的孩子,手里挥舞着的自拍杆更像是一根戒尺,无情地在人们眼前晃来晃去。
“照相可以,不过......你得让我玩儿一个小时Ipad。”孩子慢条斯理地回应着,上扬的嘴角露出一份挑衅和得意。
“你这孩子,还跟我讲条件!......你快过来啊!没时间跟你废话,快点儿!人那么多......”母亲费劲的扭转过身子,斜倚在围栏上,一边着急的催促着,一边用手捋着凌乱的头发,脸上浮现出摆拍的最佳笑容,“快点儿、快点儿!听见没有!”
“你得答应我玩游戏,要不然......我就不照!”孩子脖子一拧,将手里拿着的一根树枝随意扔了出去,原地没动。
“爱照不照!求着你呢!”母亲不高兴的撇了他一眼,晃了下脑袋,重新摆好姿势,嘴角微微上扬,睁了睁被阳光晃成一条缝的双眼,挤出了个僵硬的笑容,接二连三的按下了拍摄按钮。
手刚放下,她就被旁边等着照相的游客给挤了出来。站在儿子跟前,一边拍打着腿上的尘土,一边抱怨道:“让你照个相这么费劲儿,就知道Ipad,早晚玩儿瞎了你的眼!......你多大了,没一点儿自觉性,这点儿事还用我说?......不照甭照,随你便,我还怕了你不成了!不懂事的玩意儿!”
此时的孩子一脸的不服气,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母亲的脸,大声喊道:“以前我跟你照相你就让我玩儿,为什么现在就不行?就不照,谁爱跟你出来玩儿?没完没了的照相,真烦人!”
“不爱出来就甭出来!你当我爱跟你出来呢......”母亲赌气的甩完话,转身就走。
......
小区里,两个孩子为玩球的事争执起来,一个使劲地抱着球不给,另一个一边抢,一边用脚踢对方。
孩子的父母赶紧跑过来,问个究竟。
小A说:“我想玩儿球,他不给我。”
小B撇嘴道:“这是我的,就不给!”
B爸蹲下对小B说:“她是妹妹,你得让着点儿人家。”
小B回应道:“我为什么要让着她?”
“因为你是男子汉啊”,B爸说,“而且你要学会跟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才行啊。”
小B表情严肃的说:“我不,我就不给她玩。这是我的球,我不想给她玩。”
B爸转过头对小A说:“宝贝儿,要不咱不玩儿这个球了,叔叔给你找个其他的玩具吧!”
小A扭着身子撒娇:“不嘛!我就要玩儿这个!”
“你要学会分享,你知道吗?”B爸接着对小B说,“分享才会好玩儿嘛,不分享怎么好玩儿呢?快,快,分享,分享......”
“就不!”小B倔强的把头一扭道。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B爸猛地站起来,眉头拧成一团,用手半推半桑着孩子的肩膀说,“真是的,不分享以后不带你出来玩儿,快点,分享!我数三下:一、二、三!你听见没有......!”话没说完,B爸一手夺下孩子手里的球,递给小A,小B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
“赶紧的,闺女,今儿又迟到了!”街道旁,一个妈妈背着书包,提着饭兜,急匆匆地边走边说。
“哎呀,着什么急啊!你上学还是我上学?”女儿跟在母亲身后小声嘀咕着。
“你看看,都几点了,让你早睡早起,每天都磨磨蹭蹭的,穿个衣服能把谁给急死!......我告诉你啊,从明天开始,我再早叫你十分钟,老师都找我说好几回了,你们班就你老迟到……”母亲不耐烦的回应着。
“妈,你看看我铅笔盒在书包里吗?......对了,还有昨天发的语文卷子,你给我搁哪儿啦?”女儿突然打断母亲的话问道。
“你铅笔盒带没带问我啊……语文卷子,我昨天就给你放书包里啦。真是要了命了!”母亲边说边停下来,抬起一腿支撑着书包,匆忙的在里面胡乱的翻着,“说了多少次了,自己的事儿自己想清楚,丢三落四,没一天带齐东西的,不是给你送彩笔,就是给你送饭盒,你说说,你还能记得什么?就差把你自己给弄丢了!”
女儿不再说话,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像个没事人儿似的。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上类似的情况,或许你觉得孩子不懂事,或许你认为他们自理能力差,但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 这样的孩子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问题包括对自己的管理,也包括和外界的人际交往。
于是有些父母会采取批评教育、谩骂威胁的方式严加管教,也有些家长会试图讨好孩子、逃避现实,总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事实上,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太有用,即便当下能遏制住孩子的不良行为,但从长期效果来看,并不能塑造他们良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问题的真正所在,即他们心里的信念系统。
信念系统,就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总称。我们对人或事物的反应、做与不做某些事、内心的推动力等原动力,都来自于信念系统。当了解自己的信念系统,并掌握提升它的技巧后,我们的人生便会更有意义、更有所得、更开心了。所以对孩子来说,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健康的信念系统,让孩子学会解释和判别做出行动的理由,以及发现行动的结果和世界产生的种种逻辑,从而自觉地采取良好的行动或改变原先不恰当的行为。
简单的操作步骤是:
一、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你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就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真正所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案例一中的男孩不是不懂事的问题,而是觉得“游戏对他来讲太有吸引力了,根本无法自我控制”,所以在任何时候他都要创造条件以换取玩游戏的机会;案例二中的小B并不是不会分享,而是他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分享以及如何在满足自我和分享间保持平衡,结果爸爸的行为让他从此认定“分享的过程是痛苦的、不愉快的”,他恨和别人分享;案例三里的女儿则坚信“我能不能管理好自己并不重要,反正有人替我操心,我不需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所以,只有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才能知道他们一系列不当行为的根本原因,解决了这一原因,才能长期的、持久的让孩子发生改变。
二、跟孩子讨论当事人彼此的感受
只有让孩子学会识别、承认、面对内心的感受,才有可能让他们拥有同理心。拥有了同理他人的能力,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兼顾考虑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采取更为合适的行动。
我们可以经常问孩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你猜那个小朋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故事里的小女孩会不会感到有些遗憾呢”之类的问题,而不是用“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害怕是懦夫的表现”、“无助只能说明你没出息”之类的语言来代替,否则的话,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没有温度,更不会体谅他人了。所以当我们抱怨孩子从来不会体谅父母的时候,要反思自己是否教会孩子如何同理别人的感受了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孩子谈论感受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加任何的评判,让孩子们感到无论说了什么,都没有对错,都是安全的,慢慢的才会让他们都拥有一颗玻璃心。
三、与孩子一同寻找改变/解决办法
首先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不加评判地和孩子一起列出解决问题的所有办法,然后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或手偶游戏推敲所列办法的可行性或是否有需要修改的部分,加以完善。
例如案例二关于分享的问题,或许你和孩子能想出“每人玩十分钟”、“一起玩关于球的游戏”、“交换其他可以代替球的玩具”等诸多办法,然后尝试着做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换,将每一种方法尝试预演,并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受,当双方感觉都不错的时候,往往便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四、让孩子参与预估行为后果
通过我们的提问,或许还会用上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孩子预测行为的后果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是能被接受的、安全的,还是不被接受。例如案例一中孩子无限制的使用Ipad玩游戏的问题,除了孩子提出的“可能会损坏视力”、“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习成绩”等后果,也可以坦白说出“害怕游戏使孩子成瘾”的担心,并详细描述成瘾后的状态和后果。一旦孩子能够清晰地认定某个行为的后果是否安全、可否被接受、能否受欢迎、双方感觉是不是良好......的时候,他们便会在内心形成一个规条或信念,到时你期待的行为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所以,简单总结下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的四步法:
一、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二、不加评论地跟孩子讨论感受;
三、与孩子一同寻找解决办法并加以预演、筛选;
四、让孩子参与预估行为的后果,从而形成信念。
和孩子行动起来吧,坚持一段,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们最怕的不是批评指责、也不是讨好讲理,而是冷漠忽视。所以我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彼此交流,在评论区哪怕只留下一个字、一个表情,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不尽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