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46条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
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赌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
曰:“睡时功夫如何用。”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有人问,易经上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是什么意思。王阳明说,良知本来就通昼夜之道,换言之,昼夜之道就是良知。
《系辞传》的原文是这样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段话是赞扬易经的,核心的意思就是,有形的易反映了无形的天地之道,由“象”而知“道”,易经准确地囊括了天地万物的一切变化。天道就是人道,所以通易便可治天下,使天下太平安宁。天地之道没有定规(神无方),因而易也没有固定的形态(易无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动静一体的。
那么什么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就是昼夜之道,懂得了昼夜之道,也就懂得了天地之道,昼夜之象揭示了阴阳、晦明、动静、生长收藏、死生之道等。
良知就是天地之道,所以通昼夜之道就是致良知。
有人又问,人熟睡以后,知觉没有了,所以良知也不存在了,意思是说良知可以统领白天的人事,晚上就不起作用了。王阳明反问,果真如此,那怎么一叫就醒了呢?
别人又问了,既然良知是永恒的,它怎么又有熟睡的时候呢?
《易经·随卦·象辞》:“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晏息。”向晦,天渐渐变黑。
王阳明说,天变黑了,人们就要休息,这是自然造化的永恒之理。晚上,天地一片混沌,万物的外表和变化都在黑暗之中沉寂,人们既看不见也听不见,所以人体的窍穴也都闭合了,这时良知也就暂时收敛了。一旦天光显现,万物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有可以看可以听了,于是人体的窍穴重新开启,这时良知的妙用也就显而易见了。
可见,良知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现在的人不懂得休息,晚上不是好好睡觉,而是胡思乱想,噩梦连连。
那么,睡觉的时候该如何用功呢?
王阳明说,良知本身就知道昼夜之道,所以知昼必然知夜。不需要我们去刻意为之,如果白天良知是顺畅无滞的,那么晚上的良知就是收敛专一的,梦境可以说明问题。
《传习录下》第247条
又曰:“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王阳明补充说,“夜气”下的良知才是本体,因为这时没有掺杂任何物欲。治学之人要在世事纷扰之时,保持夜气下的状态,就是易经所谓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夜气”是孟子虚构的一种状态,就是没有物欲干扰的纯净状态。我们读圣贤的著述,千万不可泥于文字,文字虽然能方便人们沟通交流,但往往会产生歧义,所以如果拘泥于文字表面,经常会有越说越错,越说越糊涂的情况发生。良知本体永远是一体的,不分动静、不分昼夜,“夜气”无非是为了说明纯洁而虚构的一种情况,千万不可执着。
总之,天地有道,但道无常形;易有具象,但无常体。昼夜之道即是天道,即是良知,白天干白天的事,晚上就安静地睡觉。昼夜是不可分的,白天致良知,夜晚的良知便不会消失。不可能晚上良知突然显现,白天又要重新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