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勋爵(Lord Byron)趣味横生的仿史诗、著名的《唐·璜》传奇(Don
Juan,1819-1824),是个异常地引起世人争议的作品。把传统的笔法反其道而用之,诗人拜伦没有把璜描写成一个纨绔子弟和花花公子。相反,把他描绘成了一个年少无知的人,被一位已婚妇人引诱失身后,走上了一连串妙趣横生的冒险之途。史诗中真正的“主人公”,却是诗中愤世嫉俗的“说书人”。拜伦这首带有贬义的诗歌,嘲讽了一群当时显赫的文学、政治和宗教界人士;诗中大不敬的幽默和黄色下流的情节,触发了他们带着警觉的震惊与愤怒。
关于《唐·璜》的介绍
唐·璜是个传说中的著名的人物。他的故事出现在许多文学和音乐作品中;包括莫里哀(Molière)的话剧《唐·璜,或者跟石雕相伴的晚宴》(Dom Juan, ou Le Festin de pierre,1665年),莫扎特(Mozart)的歌剧《唐·吉欧瓦尼》(Don
Giovanni,1787年),拜伦未完成的诗歌《唐·璜》(1819-1824),和乔治·伯纳·萧[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人和超人》(Man and
Superman,1903年)。传统的唐·璜,被描绘成一个傲慢而凌人的浪子,最终遭到了报应。可是拜伦笔下的唐·璜的形象,却大不一样(璜的发音是jüan):他的唐·璜是个天真而被动的青年,他是个受了引诱的人,而不是引诱人的人。
梗概
《唐·璜》分十六个部分,叫做“诗章”。故事的情节从璜的家教和所受的学校教育开始。十六岁上,他就跟一位叫唐娜·朱莉娅的已婚妇女有了私情。他的母亲唐娜·依內把他从家乡塞威尔送走了,可是船失事了。有几个幸存者,竟然动手去吃璜的斯班尼尔狗和他的监护人!璜被冲上了一个岛子,跟海蒂有了私情(海蒂是个海盗的女儿)。两个恋人被拆散后,海蒂伤心而死。璜被卖到君士坦丁堡当奴隶。那里的苏丹的王妃把他扮成妇女,藏在嫔妃之中。璜设法逃走,之后在俄土冲突中,给俄方当雇佣军。在这里,拜伦向读者传递了战争的恐怖:“那火光/燃烧的街道,像水面上的月光/反照在血泊中,大屠杀的海洋”(《第八诗章》,第一百二十二阕)。璜被派到彼得堡去送信:在那儿成了凯瑟琳大帝的宠儿。璜病了,大夫建议他换换气候;凯瑟琳就把他派到英国当大使。在跟一个强盗搏斗了之后,璜在伦敦把生活安顿了下来。知识分子都来找他,他经历了伦敦社交“季”的疯狂漩涡。璜应邀去了一座乡村庄园。在那里,他觉得被女主人艾德琳夫人所吸引。《第十六诗章》是以一个悬念结尾的:一位公爵夫人披着道袍扮成修道士,走进了璜的卧室。不幸的是,拜伦只写了《第十七诗章》里的十四阕。他的早逝,没能让他完成《唐·璜》。
拜伦觉着,他诗里的英国人物,是以他所认识的人为原型的,他也从揭露他们的虚伪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
诗歌中的说书人
唐·璜并不是拜伦诗中的真正的主人公:相反,主角是诗中的说书人。这个说书人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他把自己表现成了一个愤世嫉俗、厌烦尘世的人。他也经常离开故事的主题。他是个健谈的、优雅的贵族;他带着讽刺意味的观点,听起来非常像拜伦!他失望的语调,反映出了拜伦的失望和挫折。在政治上,拜伦是个辉格派,但他的政党不掌权。《唐·璜》给了他一个处理他所关心的各种事物的余地,用来批判和嘲弄社会,攻击文学、政治、宗教界人士。拜伦有一次说:“我只有两种一成不变的情调–对自由的强烈的热爱,和对说教的憎恶。”(布莱星顿女公爵的《跟拜伦勋爵的对话》;1834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