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我收到王老师一条发放稿费的微信,表示了真诚的感谢之后,心情却如一石击水,心生涟漪。
想起第一次上稿家乡的文学季刊,至今已整整四年。清楚地记得,那是第一次参加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后一篇由心而发的感想感受。虽是散记,却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文章反复润笔,多次修改,力求主题突出,鲜活生动。后经作协主席审定后发在当年季刊的第三期。
喜欢文字,却在很多年间极少动笔。细究或者说非要找一个理由,为养家糊口、衣食住行的改善而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应该是唯一的原因。
纵然学生时代热爱语文,作文写得还算可以,因为不止一次,老师把我的作业当范文去别的班级讲评。但毕业后走入社会,一切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生活的艰难几乎危及温饱,看着一家老老少少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看着一年到头很少看到的白面馍馍,看着父母常常为早春青黄不接时粮食所剩无几的愁眉不展,更为印象深刻的,是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咕”叫个不停,一切的一切,让我没有了任何心情再去写什么文字。
但它始终在我心中。
近几年,网络写作发展迅速,加之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为生活而行色匆匆,沉寂多年对文字的喜欢又浮上心头。由开始偶尔写一点,到时间精力投入的越来越多,粗略算来也写了几十万字,多发于网络写作平台,近两年,偶尔也上稿于地方文刊。
一篇《魅力杨屯散记》记得真切,就是因为它源自第一次参加家乡作协组织的采风学习,第一次上稿家乡季刊《安平文学》。
回首四年,写文不断,自然是一种喜欢,一种热爱,其实更是一种内观自己、力求完善的欲求和期望,是对我生活的这片土地、这座小城充满热爱和眷恋、并愿意把这样一种情感䜣诸文字的一种自觉和意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力求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丰富提高自己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我的家乡,热爱这片土地。
此后,多次参加了当地文联、作协组织的各类活动,每一次,我都会虚心学习,用心感受,记录成文。承蒙主编厚爱,这些文字又大多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