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上学了(家乡记忆•六)

上学了(家乡记忆•六)

作者: 鸿羽书舍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08:45 被阅读0次

        儿时,总感觉上学是一件很好玩儿、很快乐的事情,在五岁的时候就在大哥、二哥身边磨蹭,尤其是在人家做作业的时候,羡慕的不得了,就好像看着荤腥一样(那时候一年也吃不上二两肉),完全不知道“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楚。父母见我“可怜”样,就找村里的老师,说赶紧收了他吧。因为年龄小,学校本不打算要,架不住有村里的老师,也就算是走了“后门”,就在六岁的时候上学了。当然现在的孩子都是六岁上学,可俺那时候在村里是要八岁才行的。

        上学后还真是兴趣不减,爱学习,成绩好,弄的人见人夸。不过后来年龄渐长,越来越知道学习的苦处,就贪玩了,就不爱学习了,以至中学的时候都是玩的一塌胡涂。若不是高二的时候奋发图强,估计这时候还在家种地呢。这些都不说,其实一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尝到了苦头。大家知道,上学的时候都是有早自习、晚自习的,农村里也不例外,夏天什么的都好说,关键是冬天,真真是受不了啊。要知道,三十多年前的冬天可不象现在,根本感受不到那种透骨的寒冷。那时候的雪也多,屋檐上经常会挂着一二尺长的冰溜子,锃明瓦亮的,象一把把短矛长剑。那时候的池塘的冰会冻一尺厚,不象现在一冬天也见不着几个冰碴子。

        冬天的早上是要五点左右就要起床的,即便学校要么在同村,要么在邻村,但还是要赶时间。在起之前,父亲先从我盖的被子上拿起大棉袄二棉裤,捅开煤坯炉子(那时候还没有蜂窝炉子),拎着在炉子上烤。因为没有什么贴身的衣服,更没有什么秋衣秋裤,若是不烤的话,经过一夜的“晾晒”,棉袄棉裤都是冰冰凉。

        磨磨蹭蹭起来了,出门一看天还黑咕咙咚的,那个时候没电不说,连手电筒都没有,然后就用一个小药瓶子、墨水瓶子什么的,做一个小煤油灯,瓶口处拴一根铁丝,弄出一个把,就那么端着。脚冷不怕,走一会儿就好多了,手冷受不了啊,那端煤油灯的小手,就跟冻萝卜似的,先是冰冷冰冷的,然后过会儿就不觉多么冷了,因为已经冻麻了。当然也有方法,那就是您在影视剧里看的手扪子。手扪子固然好,但一般端不了煤没灯,没办法,就有了露手指头的那种所谓手套,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戴过。但说实话,真是起不了多大作用,一是露着手指头,二是冬天早晨的小北风着实刺骨!手套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品,几乎没见过。有时会见到那种线织的,除了干活的时候能起点保护作用,至于保暖,屁用没有。

         端着煤油灯去学校,照路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为了上自习,因为前面说是那年代没有电,学校又不给配灯配蜡烛,只能自己带“设备”。坐在教室里还是冷,而且一般情况下教室都是透风撒气,窗户上蒙着塑料布,风一吹“呼啦呼啦”响。手冻的受不了了,就在灯上烤一烤。当然,也经常会有煤坯炉子,但一般不管用,一是因为头天晚上没有人封炉子;二是封炉子浪费炭;三是一般第二天早上没人点。就算是有人点,等鼓捣着了,也该回家吃饭了。

        过了两年,蜡烛就多了起来,这可比煤油灯亮多了。亮是亮了,却不知道好好珍惜,就想各种办法玩儿。然后几个人就找半块砖头,最好是带棱角的,把蜡烛油往那角上滴,使劲滴,让烛油趁热都渗进去,最后把砖头凑到烛火上,砖头就开始燃烧了。那个年代有根蜡烛已经是不错了,现在想想真是作孽。

        年龄小也是要参加劳动的,这就是以前农村的孩子,干不了重活,但牵个牲口、割个草、烧个水等还是可以的。在农忙的季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集体参加劳动,比如摘棉花、捡麦穗、扒玉米等,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家里劳力也不多,又急着抢收,所以现有的劳动资源,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呜嗷乱叫地下地去了。虽然说单兵作战能力稍弱,但架不住人多,所以活还是干的蛮快的。对于这个,家长一般也没什么意见,孩子在家也干不了多少活,至于给老师家干活,似乎是天经地义。

        上学是要值日的,这个大家应该也都干过。值日主要是擦黑板、扫地。擦黑板学校有黑板擦,没有的话就用块破布代替。扫地当然用苕帚,学校没有,那就是该谁值日,谁就从家带着苕帚去,一般是两个人一组。不要以为苕帚没什么大不了,在家家穷的破衣拉撒的年代,这个也是不舍得,所以聪明的人家就有聪明的做法,那就是到了学校后孩子会说:我忘带了。

        时间太长了,有些事想不起来了,但是更多的——现在回想——还是快乐吧。穷乐呵。

���HrL�f��1

相关文章

  • 上学了(家乡记忆•六)

    儿时,总感觉上学是一件很好玩儿、很快乐的事情,在五岁的时候就在大哥、二哥身边磨蹭,尤其是在人家做作业的时候...

  • 家乡记忆(六)

    家里的一口口瓦缸,规则有序的排列着,裹挟着岁月的风尘,沉淀着朴实的情感。 四十多年前,我七八岁上的时候,家乡来了一...

  • 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上)

    家乡是一个江南小城,秀美而低调,是充满温情和水的地方。 每年农历最后一天,是为除夕,但家乡的人们不叫除夕,而是叫大...

  • 记忆中的家乡春节(上)

    小时候能感觉到开始要过年的氛围是冬月中旬左右家里的大人们开始带着孩子买过年新衣服穿了。 长大后,没有要刻意买新衣服...

  • 第21天作业复盘-什么会比记忆技巧还重要?策略!

    1 什么会比记忆技巧还重要? 上完课,我们往往学了很多记忆技巧,地点法、歌...

  • 家乡记忆

    趁着节假日回了趟家乡,地里的麦子正茁壮成长,绿油油的一片,一眼望去有种身在大草原的感觉。一直想将家乡那种清新...

  • 家乡记忆

    家乡情景记深深, 肩挑两桶水清清, 街坊民俗意诚诚, 五十过去梦真真。

  • 家乡记忆

    离开家乡外出生活有二十几年了,家乡的印象在记忆里变得渐行渐远起来,虽然轮廓还是大致如原先一般模样,景物依旧,人事却...

  • 家乡、记忆

    我的家乡在胶东小城莱阳,以盛产茌梨而名扬天下,据百度百科:莱阳梨(Laiyang Pirum)亦称茌梨,因产于莱阳...

  • 记忆家乡

    在黄河南岸 有一个村庄 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还记得 那段青砖路上 奔跑时欢快的时光 那棵槐树下 捉迷藏时心里的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学了(家乡记忆•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y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