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我在上学期以来一直断断续续在图书馆看了各类的心理学书籍,其中有国人写的较具有说理性的论集,例如蔡垒磊《认知突围》,也有国外心理咨询师所写的心理研究专著,例如《社会心理学》、《认知与改变》(从这本书才第一次接触到CBT的概念〉、《从自我苛责中解放自己》、《恰如其分的自尊》以及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等等。
与其说他们是心理书,不如说他们是心理自助书,相当于是OTC药品,能够缓解暂时的疼痛。
现在首要推荐的一本书为牛津通识读本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本书从什么是心理学以及研究方法出发,逐渐讲述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以及衍生出来的心理学领域分支,最后向我们阐述了心理学的作用。
知觉——进入我们的头脑
大量的试验表明,知觉并不仅是被动地从感官获取信息,而且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古人所说的“眼见为实”并非完全正确,每个人会有自己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模式,进而形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现象1:当把冰箱接上电源时,开始会听到有噪声,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就听不见了。
现象2:在一个教室里大家在嘈杂地讨论,你也在跟一位朋友交流,在此期间你会忽略其他人的声音,突然间,有人叫了你的名字,即使声音不大,但你也很敏感地回过头来,问:“谁叫我?”
实际上,不是冰箱没有发出声音,而是自己自动把这种噪音给过滤掉了。类似地还有施工地稳定的噪声或是夏日时的蝉鸣。心理学家根据此现象得出了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准确的知觉不仅是由感觉能力来决定的,而且是由感觉过程和决策过程一同来决定的。
学习和记忆——留在我们的头脑
学习——创建持久的连结
学习发生的前提条件:对具有某些关联的事情反应特别强烈,包括 1.相倚(什么和什么一起发生)——打开水龙头,水流出来;2.差异(与常规的不同之处)——相当于是你刻意地去做与你的习惯有所差异的行为,这样会较快地学会新的东西。3.交互作用(和别人的交互作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学习方式:1.观察学习——观察别人所做的,有效降低了试错的成本 2.潜伏学习:在前期一段时间接触过某个事物,到后来再次接触时,会学习得很快 3.顿悟学习:类似于在洗澡、跑步等场景时,会突然冒出一个灵感或解决办法。
记忆——影子、映像还是重建
如今对于记忆的结论存在着多种观点,尚未有一个很明确的定论。对记忆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事件意义的记忆要比对细节的记忆准确得多。还有的是,一旦发生事件的某一片段让你引发强烈的情绪,该片段的记忆会保存很牢固。另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忆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一个人较为积极乐观,TA会更容易记住事件中的正面场景,给TA的情绪带来了正反馈;相反,若另外一个人悲观敏感,那么TA会更容易记住负面的事物,对事件评价与自我表现会越负面。
记忆的过程:感觉储存(例如一辆车在你身边快速驶过,你看到了但几秒钟就忽略了)——短时储存(例如你没纸没笔,记住某人的电话号码)——长时储存(例如你的生日)
思维、推理和沟通——利用头脑里的东西
思维:基础材料——概念
概念包含宽泛的信息和具体的信息,例如土豆、胡萝卜,它们都是蔬菜。蔬菜是土豆、胡萝卜的原型,如果说,一个事物离原型越远,就越不容易学习、记忆和辨认,这就是原型理论,原型影响着我们理解某个事物的思维。在我看来,这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时,需要让自己的思维切换到该领域需要的思维,好比如计算机专业的理解软件开发时需要站在程序员思维,而不是在用户思维上,其他学科领域亦是如此。
另外,心理学家发现,当产生压力、疲劳和混淆时,功能衰退就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停下来想一想”可以减缓功能衰退。
推理:使用你的大脑
逻辑学家区别出三种不同的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对于推理的讨论,我推荐的是《逻辑学导论》,那本书有更详细的讨论。在这里只想讨论逻辑在心理学的一些应用场景。例如说,老板经常批评我,经常否定我,因此我暗自认为自己真的很差很糟糕。实际上,老板对所有下属都是如此,批评否定是老板的习惯。得出自己不行的结论,这种概率思维可能是错的。当我们疑惑时,我们会更倾向于查找那些满足自己心中所想的结论来佐证自己的结论,而不是通过更符合逻辑的、更有效的过程来寻找答案,原因是不能接受自己结论错误的心理落差,就是说:结论得到结论。这种模式不仅是片面的,而且对以后的思维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许多人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他们是在重新组合他们的偏见”。
还有一些思维特征,例如思维定势能帮助我们下意识地多快好省地解决任务,但也会陷入盲目,不利于创造性发散式思维的培养。
沟通:传达要点
心理学家提出了语言相对性理论,认为语言培养了思维和知觉的习惯。这一点其实我更倾向于语言的表达、输出能够更好地培养思维,就好像我现在所做的事情。
动机和情绪——为何我们会做我们做的事情
这是对自己内心的哲学之问:“我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我们的内在动机和现有情绪有关,例如我想成为一个muscline的人,但是我现在的情绪是比较低落,本来想做一些剧烈运动的,但最终还是只做了些较为轻松的运动。这体现了人的行为由动机和情绪相结合的产物。动机决定了我努力的目标,而情绪则反映了我在过程中所体验的感情。
动机:推动与刺激
在理解我们为何做我们所做的事情时候,有两种理论需要考虑:内平衡驱力理论和目标理论。
内平衡驱动理论认为相对稳定不变的内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出现了不平衡,内心的驱力会让我们立马采取行动,例如渴了就喝水,喝水的过程中,由于慢慢地不再有喝水的需求,因此驱力降低,动机减少。个人认为,这种情形适用于马斯洛层次需求表的低层次需求。心理学家也认为该理论在初级动机起了重要作用
目标理论用认知因素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认为某人的动机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做的事情——或称目标。在明确次级动机时,该理论更有影响力。私以为这方面的研究更能够吸引人们的兴趣,因为这涉及到目标引发的各种复杂行为,复杂行为中如何找到why是比较困难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不变的,如何从why中得到一个合理的how是人们所关心的。
情绪:
我们大多数时候体验到的是混合的情绪,情绪主要由自身经历、记忆、思想和外在反应决定的。据研究,愤怒和伤心由右脑控制,而高兴则是由左脑控制,更有证据显示,大脑中有一部分称为“边缘系统”像情绪中心那样发挥作用,它拥有思考情感的能力等(也许我们是通过此部分来理解自己的情绪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情绪中断思维的情况,就好像愤怒的时候你基本上无法用理性的思维来面对当时的危机,其背后的机理是,当(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占据了优势并要求所有注意力的时候,具有记忆功能的额叶无法正常工作,所有的思维都被情绪控制。【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做冥想练习,锻炼自己的大脑】
近年来心理治疗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CBT(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成了次要方式。CBT对忧郁和焦虑的治疗很有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采用这种方法,加深对情绪的认知方面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思想、感情和一般行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更多的理解,从而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