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用例设计技术五种:
等价类
边界值
错误推测方法
判定表
场景法
等价类划分
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达到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
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与等价划分的区别
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3)将规则(1)和(2)应用于输出条件,即设计测试用例使输出值达到边界值及其左右的值。
(4)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判定表
判定表的定义:
判定表(Decision Table)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
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了,因为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既具体又明确。
判定表产生的背景: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没有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样虽然各种输入条件可能出错的情况已经测试到了,但多个输入条件组合起来可能出错的情况却被忽视了。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则可能的组合数目将是天文数字,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条件桩:列出了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得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动作项: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规则: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即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一条规则就是条用例。
判定表的建立步骤:
步骤一:标识输入和输出
逐项分析测试子项的测试规格,找出其中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并标识出来,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输入需要包括外部消息输入、内部预置的用户状态、数据配置等所有对系统输出有影响的因素;
2、输入和输出项只涉及两种取值的,可以只做为一个标识出来。如果输入项涉及多种取值的,每个取值需要做为一个输入标识出来;
3、标识符可以自己确定,但输入与输出需要独立标识。
步骤二:构造判定表
将标识的输入填入条件桩部分,将标识的输出填入动作桩部分。条件项部分的列数为2的n次方列,n为输入数(即条件桩的个数)。并从最右列到最左列从“NN…N”到”YY…Y”填入条件项的所有组合。
步骤三:逐列分析条件项组合,填入其动作项
分析每列的条件项取值情况,根据输入和输出逻辑关系,得到该列的输出值为“Y”或“N”,填入该列动作项,得到一条规则。一条规则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如根据不同条件进行查询)。判定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缺点:
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错误推测法
场景法也叫流程分析法,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场景,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当我们拿到一个测试任务时,我们并不是先关注某个输入框的等价类、边界值是否满足要求,而是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实现,这就需要使用场景法来进行测试。当业务流程测试没有问题,就说明软件的基本功能没有问题,我们再重点从等价类、边界值等方面对软件的控件进行测试。
在冒烟测试时,就主要是使用流程分析法进行测试。
在测试一个软件的时候,在场景法中,如果测试的流程是软件功能按照最短的事件流实现的一条正确流程,那么我们把这个流程称为该软件的基本流;而凡是出现故障或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最终的目的不能被实现,或者实现的流程并非是最短的,那么该流程就叫做备选流。这样的话,备选流就可以是从基本流来的,或是由备选流中引出来的。
场景法设计步骤:
1 、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2、根据各种流程,生成正常和异常的测试场景;
3 、对每一个流程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