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好剧正在热播,题目是《以家人的名义》,讲述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故事,不是亲情,却胜似亲人。因为忙着开学前各种准备工作,我没有完整追剧,只看了几个片段,感觉还不错。超越亲情的人间大爱,没法不感动观众。以家人的名义在一起,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让情感泛滥,无论是挚爱还是伤害,都让人为之动容。我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假如以教育的名义去爱,也会这么感天动地吗?
似乎是可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只嫌给的不够多,不够好,所以不计成本的付出,甚至倾其所有。比如老师给学生的爱,明知那不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可以无怨无悔的不停付出,为了每一个交到自己手里的孩子,费力费神,甚至彻夜难眠,废寝忘食。
只是,我们常常忘了,以教育的名义去爱的时候,有多少爱是孩子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爱,非但没有成功的帮到孩子,还阻碍了孩子的发展,甚至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像刺猬妈妈对孩子的爱,原想全身心去保护孩子的,谁知一靠近,却刺得对方血肉模糊,伤痕累累。
这不是爱与不爱或者爱的多与少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以教育的名义去爱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不多也不少,不轻也不重,恰到好处的去爱,宽严有度,收放自如,既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意,又能欣然的接受并收益。
这是教育的智慧,是我们父母、教师一生的课题,我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只为更好的去爱我们的孩子和学生。
我承认,即是母亲又是教师的我,没有做好这个课题。儿子的青春期没有到来之前,我还没有成为儿子的语文老师之前,我一直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可以扮演好这份双重角色,可以做一个好母亲,好老师,儿子也这么认为。所以,当所有老师都避开教自己孩子的时候,我和儿子勇敢的选择了彼此。
但事实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这对母子开始渐行渐远,直至陌生。有一段日子,儿子躲在爷爷家不回来,我只能在课堂上看到他,却没法靠近他半步。我试图跟他交流,他不说话,转身就走,只留给我一个抗拒的背影。那一段日子,委屈和伤心占据我整个身心,我觉得我要失去儿子了,我用我全部的时间、精力去爱他,他却拒绝接受。那一刻,我悲哀地感觉到他拒绝的不是我的爱,而是我这个人。如果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宁愿他不要长大,就一直待在我体内,即使看不见他的模样,我也能真切的感觉到我们母子连心,相互依存。
万般无奈,我报考了心理咨询师考试,翻开青少年心理学书籍,从中寻求解救我们母子的良药。未曾经历过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身兼两任,尤其是在母亲和老师之间,抉择有多么的无奈和痛苦,拿老师的标准去衡量儿子,必然引发激烈的冲突,要想缓和,我就必须选择妥协。于是,儿子不写语文作业了,即使写也是应付差事。摸清了我的脾气,儿子学会了和我软磨硬泡,要么嬉皮笑脸不在乎,要么横下一条心跟我耍赖,一直持续到中考结束。
儿子上了高中,我卸去教师角色,我们母子关系才稍有好转。除了经营好一日三餐,儿子的学习我已经无法参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提醒他注意各种事项。明知道儿子不爱听,还是要忍不住唠叨,似乎不唠叨,自己就没有尽到责任一样。
不知道是从哪一天起,儿子一进自己的房间就锁上门,不到吃饭和上卫生间的时间,门坚决不开。那一扇门,就像一堵厚厚的墙,再一次将我们母子隔开了,那边是青春气盛的儿子,这边是心急如焚的母亲。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不愿走出来,我也走不进去。
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彻底奔溃,大发雷霆和儿子吵了一架,儿子像一头激怒的狮子冲我又吼又叫,我也失去理智寸步不让。最终的结果是老公做了和事佬,我俩不欢而散,两败俱伤。
第二天早晨,原打算不给儿子做饭也不理他,但闹铃一响,我还是不由自主起床,冲进厨房开始做早餐。儿子走进来,从后面搂住我,嘴贴着我的耳朵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不和你顶嘴,你能不能原谅我?”我不说话,却已泪眼模糊。这一场母子之战,没有输赢,我却不得不认栽,谁让他是我儿子,而我偏偏是他的母亲呢?
渐渐明白,以教育的名义去爱,要妥协也要坚持,要隐忍也要争取,要退让也要坚守,要冲动也要理智。分寸之间,我最需要的是一份智慧。而足够的智慧,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成长,为儿子,为学生,也为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