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成功通过CPA的备考策略

作者: 俞天白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17:26 被阅读0次

            由于现在本科生不能报考CPA,只有大四那年作为应届生才能报考。所以除了研究生以外,大部分备战CPA的朋友,都是在职状态。下面这一篇,是我在职备考注会的分享。有心想要一边工作,一边抽时间考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考注会现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要通过专业的六门,分别是会计、审计、税法、财务管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管理。考过专业六门,还要考综合。由于我是今年才考的综合,成绩还没出,所以只能通过了以后再聊聊综合的备考。

    一、考试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对于考CPA来讲,再贴切不过了。

            虽然,也听说过有人一次通过六门。比如,之前读研的时候,有个本科的师弟,大四一年一次通过了六门考试。但他是花了半年的时间,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每天学习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

            所以,虽说确实有一次六科全过的牛人,但也是要具备大量的学习时间。这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是不可能的。毕竟CPA的通过难度,不是摆在那里看的。

            身边总是有朋友,一时奋起,准备过CPA,然后一次报六门,资料也是一次买六科。最后,陆陆续续学了两科,然后一门都没过,就觉得“啊,注会太难”,然后就此放弃。

            也有同学,是先报一门最简单的,比如公司战略与管理,然后试着考一下。最后,还不错,顺利通过了。然后慢慢也过了两、三门。但是等到了会计、审计这些硬骨头上,一方面,复习强度和难度都加大了,另一方面,当初的考证热情早已消散殆尽。再听到一些,“其实考过CPA也就那样”的言论,最后也就没有最后了。

            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已经过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和财管,只剩下会计和审计没过,后来考了两次也没过,索性看着过的几门,一门门过期,也就彻底放弃了。

            故此,一定要合理的选择考试进度,在职一般3-4年通过六科是比较适宜和可行的。在我看来注会考试的难度是会计最难,审计次之,财务管理和税法相当,然后经济法,公司战略最简单。

            比较合理的搭配,比如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公司战略。

            简单说下理由,首先会计是基础,而且最难,应该放在前面学习热情比较高的时候,拿下来。税法和会计有些联系,比如企业税的很多地方,所以拿来搭配;审计以会计为基础,也比较难,所以趁热打铁,另外,审计比较讲逻辑,再加一门不太难需要记忆的经济法,在第二年通过;公司战略本来就是从财务管理分出来的(针对以前一年五科的时代),所以放在一起最合适。当然,这个搭配不一而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调整。

    二、心理建设

            以我在职考CPA的经验,当在单位忙了一天,然后回家还要拿起书学习,你会在心里问自己一万遍“我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用”,“本来我是可以吃着薯片,看电视的”。除了在四大这样事务所工作,过了CPA可以加薪,这种最直接的激励因素外,大部分单位其实是看不到即时的效果的。

            所以在考CPA之前,就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哪怕是单纯提升自己,这样形而上的理由,也要有个理由,支撑自己未来几年的学习。

            至于考过CPA,到底会怎样?这个因人而异,也见仁见智。但如果一旦决定,要考,那只有“过”与“不过”两种结果。

            另外,我们也要明白,即使过了CPA也不意味着,就走上人生巅峰了。不论它再怎么难考,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了。如果,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的选择,其实都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通过CPA是如此,你所先要努力做成的其他事,同样如此。

            那些幻想着通过一件事,就可以让自己的境遇有大幅变化的事情,叫机遇。而这是最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鼓吹,马云爸爸,是通过如何如何努力,达到今天的那些鸡汤文。

    三、备考策略

            我就按照我推荐的搭配方式来,介绍备考经验。

    1、会计+税法

            首先是会计,不论,有没有学过会计或者财务,如果备考CPA,我都建议从学会计开始,因为它最难也最基础。

            对于,会计备考的时间应该至少保障100个小时以上,也就是平均每天抽出三个小时,要准备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对于我们这些在职人员,我建议结合网课一起学习。而且是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搭配网课来学。因为最高效的方式,还是自己看书学习。如果效率很高的话,一个小时下来,可以把一个不太难的章节拿下。但是如果跟着网课的节奏学,那一个小时的网课可能就是几个知识点。

            对于会计政策、估计差错更正、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负债等这样不太难,也没有特别重要的知识点的章节,完全可以自己看书解决。这样效率很高。

            对于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这些比较难,而且也是属于CPA比较愿意考的,可能出大题的地方。一般就要结合网课来学了。首先是要自己先看一遍,但看的时候不必太纠结细节,也不用全部看懂。然后,就要看网课来学习,对于难点,要很认真的听下来,确定自己听懂了再看下一个点。说实话,这些比较难的部分,是要搞个几遍,才能完全弄懂的。

            关于会计网课我听过东奥张志凤和张敬富的课,张志凤讲课的信息量比较大,毕竟会计专家,而且也了解很多准则制定上的背景,所以难度、重点的部分推荐张志凤的课,听课效率最高。但如果一直把张志凤的课听下来,还是比较费时的。因为他的课适合慢慢认真的听,根本没法快进,所以比较难的地方推荐他的课。张敬富的课,也还可以,不过还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哪个老师的课都可以。

            备考会计,教材是要过一遍的。方法是,一边学教材,一边结合自己的学习听网课。

            最后是做题,东奥的轻松过关1,是要过一遍的。时间充裕可以把练习题也做一下,时间不够的话,至少要把历年试题回顾做了。如果做练习题的话,轻1里的习题是要比真实考试要难一点的。所以如果轻1上的题做得没问题,通过CPA也就差不多了。

            然后是税法,其实税法的通过难度,我觉得和财务管理是相当的。一方面税法的计算量也比较大,而且每年会计的六科中税法的变化是最大的;另一方面,很多税的计算是相关的,比如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就是在增值税的基础上计算的,所以在实际的考试中,前面一问算错,后面也就跟着错了。不像其他科,这个点不会,还可以在下个点得分。

            所以,会计和税法的搭配,应该是通过压力比较大的。放在第一年计划,也是对在职考证的一个考验。

            税法教材大概有十三章,涉及十几个税种。不过重要的税,就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个。尤其是个税最近几年变得比较多。另外由于营改增的关系,过去必考的营业税的一道计算题,就被土地增值税和国际税收这样的章节替代,所以这两部分也比较重要。其他的税种基本就是单选和多选,或者与其他重要税种结合出现在计算题里,比如消费税就可能结合在增值税的计算题里,作为一个小问。

            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应该是税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税种,量大、难点也比较多。最难的应该是进出口免抵税,这个说实话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这可能是税法里最难理解的一个点。不过好在这是个非常老的考点,以CPA考试的特点,基本不会出大题,一般就是一个单选。

            税收优惠这个也挺头大的,记得东西也特别多,不过也有规律可循。就是新点必考,也就是说如果有新的政策,那一定要重点关注,应该有所侧重。对于比较老的优惠政策,可以相对放一放。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也是细碎的点比较多。但是相对没有什么太难理解的,多做几道练习题,通过计算来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是比较好的办法。

            总的来说,税法难理解的地方并不多,但是细碎的点比较多,考试也是大概每章都会涉猎,比如税收征管这样的章节,也是会考一道单选。如果硬记得话,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比较合适的方法是通过做题来记忆知识点。

            另外,网课的话,推荐东奥刘颖的课,觉得讲的很好。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如果看了、做题还是觉得记不住,可以通过网课来进一步加强记忆。

            所以,听税法的网课和会计还是有点不同,是以加强记忆为主,而不是帮助理解为主。

    2、审计+经济法

            审计,一般是会计事务所从事的工作。即使对于一般的财务人员也是比较陌生的,由于CPA的考试也在向实务化发展,所以审计还是有一定通过难度的。

            审计虽然难,但是他是CPA六门中最注重逻辑的一科。不论是那个环节的审计,比如应收账款、存货这些比较重要的部分,都是从整个业务流程来审视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比如“发生”或者“完整性”是从头到尾,顺着查,针对的是“有的,漏记”的情况,这样预示着存在隐藏利润的动机。“存在”是从尾到头,逆着查,针对的是“没有的,多记”的情况,这样预示着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

            说这么多,是想说审计最注重逻辑,很多点是可以用一个逻辑链条串起来的。所以学审计,不能只关注知识点,而是要注重他内在的逻辑,然后把一整块的知识点串起来。

            网课方面,我觉得刘圣妮和范永亮的都不错,而且范永亮的课件写的很好,比较重逻辑,很适合时间比较紧的同学,配合学习。

            经济法,当然偏法律方面,肯定是记、背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很多年也没有大的变化,相对重点也比较固定,通过适当的做题记忆重要的考点就可以。

            至于网课,经济法完全没有难点,而且我当时考的时候,同时准备了法考,所以也没有听网课,这方面确实了解的不多。

            经济法相对考试难度不大,一般抽一段时间准备,一下通过还是不成问题的。

    3、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

            财务管理,也是注会考试中通过率比较低的科目,计算量非常的大。

            不过个人觉得,财务管理难理解的地方并不多。不像审计、会计,有些地方确实需要花些功夫才能理解的。但是对于,数学功底一般,文科背景的同学,财管可能也还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

            如果觉得财管理解上有难度,那只有通过安排更多时间来解决了。其实财管的难度,不在理解上。就是说虽然很多地方,比如项目现金流的计算,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能做对题,却并不容易。

            所以财管是一定要刷题的,有些地方不能说我明白了就完了,而是一定要多刷几遍题。很多时候忽略掉一个点,整个题就没法做对了。财管是我唯一,建议多刷题的CPA科目。

            尤其在考试的时候,本身就比较容易紧张,虽然很多地方都知道,但是还是容易在做题的时候漏掉的,漏掉一个点,整个题可能就没法做对了。

            网课方面,因为没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网课我也没有听。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了。

            财管备考,最重要的就是做题。

            另外,这里插一句,对于做题,有几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税法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忆,记住这个点,考试的时候就不容易失分;而会计、审计,做题一方面是记忆,另一方面是理解,很多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理解了,也就记住了;而财管对于做题的要求最高,就是光理解记住了还不够,还要形成某种做题记忆。也就是说比如对于项目现金流计算这样的题目,考试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回想判断,那些应该在期初加减、那些应该在期中加减,不然根本没有时间算完题目。如果做题的过程中还有这样的迟疑,那就是题目还没有做够,还要接着刷起来。

            公司战略管理,基本上是最简单的注会科目了。基本没有什么通过难度,知识点也非常集中,每年变化也不大,内在也有一定的逻辑。

            其实战略基本上是沿着波特的理论来拓展的,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由内到外,这样的逻辑来走的,比如价值链是侧重企业内部战略,五力模型是行业竞争的战略,差异和成本集中是企业在行业竞争的战略,最后,再往外拓展就是国际经营的战略了。

            另外,公司战略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答题技巧,就是针对简答和论述题,因为这是考试一定有采分点。所以不能像在学校考试一样,直接天马行空的一通论述。这样一方面非常耗时,另一方面可能写了半天,也就拿了一两个采分点。

            一般的做法是,根据题中的问题,并结合案例的描述,来答题。具体的说就是,先知道问题的知识点,比如SWOT分析中,四个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然后再去案例中找对应的描述,复制粘贴过来。这样这个点的得分就拿到了,千万不能过分的自由发挥,不然就没有时间答其他的题目了。

            以上是,我分享的比较全面的通过CPA六门的经验。

            有其他更细致的地方,比如2016年考审计的时候,我同时准备了法考(之前还叫司考)。法考考过之后,已经是9月下旬了。我是用比较短的时间冲了一下审计,然后通过的。所以,以后可能会专门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分享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职成功通过CPA的备考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yn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