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4

作者: 孟铎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22:37 被阅读0次


    不管你对孔子的态度是褒是贬,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民族性格影响深远,大致应该不错。

    《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非常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他的基本思想。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孔子生平可详见《史记》之47章 “孔子世家”。孔子家世贫寒,在鲁国政府任职,到五十岁时已经升到高位。因政局混乱,被迫退职出走。此后十三年间,他周游列国,指望有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理想,却到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故乡,三年后逝世,时为公元前479年。

    孔子与六经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立私学第一人。他的思想见于其言论集《论语》,由他的几个学生搜集编纂而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刘歆曾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即醉心于学习六经,重视仁义)。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的就是“六艺”,即《诗经》《书经》《礼记》《乐经》以及《易经》《春秋》,构成六经。其中《乐经》佚失,《书经》就是《尚书》,《春秋》是鲁国的历史,常与《左传》合编。

    早在孔子之前,六经便已经存在。在周朝最初几个世纪里,六经是教育皇族子弟的教材。也是孔子继承的文化遗产。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孔子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在《论语》中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是孔子还有另一个方面的贡献,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孔子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了新的东西。例如讲授《诗经》,他就强调其中的伦理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一派的学者都是谙习六经的专家,因此称他们为”儒家“。以下是孔子的一些基本思想

    正名

    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走上轨道,首要的是”正名“。即,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都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孔子主张”正名“的意义。

    仁义

    ”仁“孔子认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里,”仁“的含义是”道德完美“。

    ”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他应该做的事,却是为了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要求,也仍然是不义。孔子(儒家)形容这种行为是图”利“。儒家认为义和利是相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忠恕

    己之所欲,亦施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

    孔子认为忠恕之道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强调一个人本着“忠”和“恕”的原则做人时,推己及人,用以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都出乎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不在于别人。

    “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按照“忠”和“恕”行事为人,也就是“仁”的实践。这种实践引导人去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就包含了“义”这种为人的品质。因此,“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

    每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用它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命

    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其他任何考虑。一个人做事,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所以,儒家主张“为而无所求”,“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处身乱世,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仍然坚持不懈。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命”,命数,或天意。“命”指的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认识到世界存在的必然性,就是“知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能够这样做,人就不必拳拳于个人得失,也不怕失败,就能保持快乐。这就是孔子何以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的心灵修养

    道家往往嘲笑孔子的眼光只限于仁义道德,只知道德价值,却不知道还有超越道德的价值。

    实际上,他们是错的。孔子关于自己的灵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不仅是学知识,更是立志学“道”,“道”指悟性的提高。”

    “立”指“立于礼”。“三十而立,指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

    四十而不惑,四十岁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直到这时,孔子所认识的都还只是道德价值。但是自此以后,到五十、六十岁,他懂得了天命和顺命,这时他懂得了道德以上的价值。他认为他的努力是在遵行天命。

    到七十岁时,可以从心所欲,而所做的都合于规范。这时,他的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可以顺乎自然,这表明了圣人在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

    所谓超道德价值,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一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就是天地境界,即超道德价值。

    道德价值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当人不存在了,道德价值就失去了意义。而追求超道德价值,本质上是对自我生命的超越。


    孟铎:以往对儒家的学说和孔子语录,好像熟悉,其实支零破碎,一知半解。有些很熟悉的字词,其含义也并非我们通常的字面理解,比如仁、义、忠、恕。

    “为而无所求”,“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遭受挫折的千千万万有志之士,提前留下了精神指南和终极关怀。

    写读书笔记主要是为了提高个人读书质量,便于以后查阅。现在感觉没时间看书的朋友,暂时先看看我的笔记也会有收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dn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