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来自朋友的两次正反馈评价,一个是把自己和熊的照片都P好发给熊后,熊激动地说:“你怎么什么都会!”
第二个是转发三联周刊写的刘恋采访到朋友圈,丹丹评价:“我第一反应是,你又写了个专栏,期待的点开”。
前者让我自信,昨天素面朝天的去上班都在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好看到不行…….
后者的期待感让我将蓬勃的表达欲直接落地,重复做第三个类似的翻译文件时,悄咪咪另开一个word文档,开始写我考古两天刘恋的感受。
是久违的认真的写作,不是平时硬逼着自己一定要写,但不管写的怎么样;这次的表达真诚、走心,直接沉浸式三小时写出了6000字。
但保存后不知道出了什么bug,后面越写越动情的2000字没了。我恢复了半天也不得行,悻悻的把文稿发在QQ上,准备拿出司马迁重写史记的精神再写一次。
在两个小时的拖延后,终于在凌晨写好了初稿(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精细对比考证),这次的稿子直接8000字……(含引用的材料)
后续找图排版估计也是个大工程,需要拿出2-3个小时,那就是今明的事了。
正如我在这篇8000字长文中写的那样:抓住正反馈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
如果不是丹丹那句期待,我可能也不会这么认真的马上把灵感落地写成文章。灵感就是那么心头一动的事,降临到我身上的次数还挺多。
但事实无数次的证明了:如果不在当下就赶快记录,过了那个劲,灵感就溜掉了。
因为没有立刻写下灵感,流失的好点子不可谓不多。
就在这次沉浸式写作(前前后后动笔加起来有五个半小时)中,我好像对自己的某部分认知更加清晰——
写东西的时候,我会很自然的进入“心流状态”,沉浸其中,再回过神来,物理时间已走过几个小时。
在趋近完成的过程中,我感到成就感在内心的平静和祥和中破土而出,完成的瞬间更是感到沉甸甸的满足。
今天早上骑车的时候,我突然悟到了写作于我的意义——
想写得好,甚至幻想出名、发表在知名度更大的媒体上,固然也是写东西的一个驱动力。
但写东西于我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此。
仅仅是每次完成带来的满足感,就足以回答我的人生意义问题。
一次次的写东西让我选择了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并且随着大家慢慢长大,在朋友圈和公共平台越发沉默,我越发认识到自己还有这种表达欲,并且表达的越来越好,有自己的语流和语序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有一套现实生活的规则:你最好学历、工作、样貌,尽可能的每一样拿得出手;到了差不多的年纪,找个差不多的人去完成家庭的构建。
但写东西能够架构起一套精神生活的领地:你无论长到多大,无论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在文字之中,你可以内心柔软,灵魂自由,喜怒悲伤,留下很多很多你想说的任何话。
现实生活让人务实,在与人合作中顺利的融入社会生活;精神生活让人成为人,让务实到无趣的时候,找到一些乐趣、创造力和幸福感。
现实生活务实是基础,但精神生活的浪漫,让人变得可爱、生动。
我愿保留这种珍贵的生动。
现在的生活阶段是在求现实生活的务实阶段,我的目标是把工作做的再顺手一些,做的麻木了也就熟悉了,那就忽略一些个人诉求,尽量多做一些,下个月工资多拿一些。
生活节奏平稳,相似。
也就是在这样的平稳和相似中,我慢慢意识到一些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是友情和亲情。朋友和家人让我们在8小时工作外的生活感到深度联结,感到爱与被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我们老的时候不会记得用最多时间做的工作的内容,但一定会怀念工作八小时外,和朋友、家人、恋人相处的一些幸福时刻。无论哪个阶段,不要忘记“人”本身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是功成名就/向上攀爬不可代替的。
是穿透平淡的创造力。日子怎么都是过,如果在这过程中更认识自己,比如我好像穿红衣服,走港式风穿搭会很好看,那么追求的这种风格中的松弛和自信,会浸润成我气质的一部分;比如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专业翻译,业余爱好是写作,希望自己读更多书、保持学习和精进,这部分自我实现的追求,让我远离麻木,保持热情和冲劲——这些东西让我感觉光阴没有虚度。
不过前者是和他人的互动,虽然常会有超过预期的幸福,但依旧不是我们可以掌控。
后者则能让我们拥有幸福、快乐自给自足的能力。
温饱之上,别忘了追寻真正让人幸福的东西。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