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电脑右下角急促地闪了又闪,发信息的人显得很焦灼。
果然,典型新中产璐姐连珠炮式给我发了一串话:
“都说奶茶店火爆,稳赚。我投了一家,做了3个月,结果亏惨了……
怎么办?有没救?关不关?”
我的头顶轻轻飘过七个字:你们中产真有钱。
广大人民群众还在关心第一套房的首付问题,第一批新中产已经喝奶茶干脆自己开店了。
我问她,一个月亏多少钱?怎么亏的?
她飞速发了一张表给我看,
收入5万,也不算差;
毛利贼高,一杯几乎赚8倍;
但是再瞅一眼,心塞,房租就耗掉4万,再加上人工、装修这些,肯定是亏惨了。这明摆着是准备给房东大人打工。
我回复她:“我家附近恰好有一家奶茶店开得挺火的,你要不先听听赚钱的人怎么做的?”
我几乎可以透过屏幕看到对面的她,捣蒜一样点头。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赚多少钱
我家附近那家小店,厉害了,开在了一家人流超旺、还有大型电影院的大商场……的对面马路。
每天,那个90后老板经历的事情就是,看着对面马路人丁兴旺,连卖矿泉水的书报亭生意都比他多,自己在这边马路拍苍蝇。
我第一次经过他的店铺,买了一杯奶茶,他很苦恼地跟我吐槽:“生意太惨了,没救了没救了,我准备关门大吉了。”
我笑了,“你这边马路铺租肯定便宜,你把对面马路的人引流过来不就成了?”
他悻悻地垂着头,手里机械地操作着机器:“引不过来的,那么远……”
“能有多远啊”,我喝了一口奶茶,味道还不错,
“送你一句话:过路客无所谓忠诚,只是背叛的诱惑不够。”
我这句无心的话,估计引来了90后小老板的深思。因为不久之后,我就在自家小区门口看到了他的传单,上面赫然写着“看电影,送奶茶——凭当日电影票,奶茶买一送一”。
90后小老板估计都想透了:
看电影这件事,一般都是情侣,买一送一就正好一人一杯。
其实,就算送一杯奶茶,他成本真的多不了几毛,但客流量就哗哗哗的上升了。
好几次,我路过他的店,竟然还排起了长长的队,每个年轻人手里都拿着电影票……
看来,诱惑的砝码给够了,3分钟过个马路简直就不是事儿。
自媒体作家黄河清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无比的认同:智商高不是聪明,而是成型的思考和决策模式。
换句大白话说: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赚多少钱。
没有行动力,百万奖券也兑现不了奖励
不久之后,90后小老板就主动给我发微信了。他问我,能不能教我怎么做公众号啊,我想把过路客变成我自己的客。
我很简洁地回复他:不能。
然后,甩手给他发了一个新媒体训练营的链接:“自己学吧,核心竞争力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他给我发了个“遵旨”的表情包,看得出这个小哥生意一定是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当初第一次见面愁眉苦脸的状态早就烟飞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焦虑、不妥协、不退让”的死磕精神。
大概是1个月之后,我在美团看到了他家的店;再过了一周,饿了么也上线了。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送来的奶茶,杯子早不是当初那个千篇一律的透明塑料杯,而是一个有质感的纸杯,上面大大地印着:扫码下单。
他传说中的公众号,已经开好了,还极速找了专业公司搭建了个下单系统,直接就实现了在公众号里面下单,还能时不时推送优惠活动。
这个年轻人的执行力真的是惊人,我有多大的想象力,也无法把他和当初那个苦着脸跟我说,准备关门大吉的大男孩联系在一起。
我跑到他店里问,你现在销售量有提高1倍吗?
他喜滋滋地说,
“没有呢……是3倍了!
你看,我把店里面的灯换成LED,还多装了5盏射灯在门口,立马格调出来了,有的人去对面看电影都不用招呼,直接就被吸引过来了。”
我环顾一周,看着亮堂了两倍的店铺,想起罗振宇的一句话:
行动力比思考力重要。
你不开始行动,你的世界就是寸步不移,甚至,压根儿不知道该思考什么。
我想起,这么多年来,面试中都会被候选人问到一个问题:公司会不会给我提供培训呢?
老实说,不知道这个老掉牙的问题,是不是早已经在网上奉为面试圭臬。这种问题问问世界五百强的HR,走走最后的流程也许还算凑合。
问我们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只能很理智、也很现实地回答:实践就是对你最好的培训。
只有动手做起来,路才能摸出来。
一个人梦想和幻想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梦想是脚踏实地有路可循,幻想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聊了那么多,我问璐姐,你看,我上面说了那么多,那个小哥扭亏为盈的关键是什么?
她装糊涂地问,是什么?
“哈哈……”,我狡黠一笑,“是那一句——我喝了一口奶茶,味道还不错。”
璐姐懵了,想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对啊!产品才是第一位的。”
“其实你的奶茶店,核心是想办法扩大销售,覆盖掉租金+人工之后就是稳赚了”,我告诉她,
“你投资奶茶铺,和投资股票是一样的,哪有什么一劳永逸,必须要花心思打理哦。”
璐姐连忙回去开展她的店铺大计。而我也陷入了沉思:
人都是有惰性的。无论投资也好,开铺也好,都希望一劳永逸,扔下不顾。在遇到亏损和困难的时候,又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希望赶紧甩开这个包袱。
这样的思维,最终的结果是,让老旧的玩法,变成理所当然;让错误的奔忙,反而变成励志典范。
我曾经听过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微商,把燕窝的广告天天刷屏发在一个80%是男性的朋友圈里,还垂头丧气地以为,自己已经那么那么努力了,怎么没有一丁点的回报。
说到底,都是为自己战略上的懒惰找借口。
网上有一句英文鸡汤,说得特别对,送给那个在经营中可能感觉走投无路中的你:
"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
悲观主义者在每个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在每个困难里看到机会。
-END-
作者简介:维小维,曾任四大、网易、宝洁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及高管经验,掌管2亿资产。财税投资行家,职场管理达人。写接地气的文字,专注职场、财商和个人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