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1期“柔”专题活动
五·一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五月二号,同学小燕家二姑娘的回门喜宴请柬已收到。同学一场,我着实为二姑娘祝福,为小燕自豪。如果不是特别密切的关系,只基于同学情份,大家默守的甩礼潜规则是,她给你家上五百,你给她家上五百。礼尚往来,不容分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跟小燕家的关系除了我俩的同学情,还有俩男人间、二十几年的同事及朋友情份儿。关于给她们家上礼钱的事儿,我们也难为情了。一言难尽,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大夏是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他的哥儿们、朋友、即小燕的前夫尚文,不幸罹难于车祸事故已十年有余。回想起来,他的丧事,大夏是从头至尾帮忙到底了。医院回来,大夏揪心地第一眼看了他血肉模糊、不省人事的一面;入殓时,大夏亲临现场,取长动短,哽咽不已,泣不成声;葬礼上,大夏一笔一划,颤抖着手为他收下了数以万计的礼钱,我家也祭了一千块。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转眼即逝,两年后,我家大女儿办了婚礼喜宴,小燕应邀而来。事后,我和大夏盘点礼单时,发现小燕上了五百块钱,从两家相处的亲密度上说,挺意外的。不知是人走茶凉的缘故,还是小燕心存着个什么小芥蒂,无从实造。俗话说,不看情面,也得看佛面。小燕的那五百块礼钱,充其量,可能就是看了个佛面。
随后,继我们大女儿办罢一年后,她们大女儿也办了婚礼回门宴。届时,我跟大夏也没多想,新直楞楞的一千块钱又送给了她。并且,大夏继续参与了收礼事宜。可又没想到的是,喜宴结束后,大夏连小燕个谢谢也没听到,更别提那所谓的答谢酒。
朋友之间,虽说不是金钱至上,但谁又能说一方一味付出,另一方不温不凉的行为会不引起审视?小燕她们三个女儿,单三场婚礼办下来,我跟大夏就会为她们甩三千块钱礼,再加上她家尚文葬礼上的那一千块,在她家足足投四千块礼钱。而我家两个姑娘,她即便都给上一千块钱礼,最后算下来,她还能多余两千块钱呢。
如真能如我所想的这样,那我们也会欣然接受。可现在已经偏离了预期意愿。这次她二姑娘的婚宴,我的意念是我一个人去参加,上五百块钱的礼,大夏就回避了即可。一来还可以维系同学情分,二来照顾一下藏在我们心底的不平衡情绪。
大夏虽然也心知肚明,却不忍给出果断的决定。他说,小燕的做法确实是不妥,可他不去参加这次宴席,也于心不忍。他被曾经和尚文的那段美好情感,其他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看法,以及我和女儿一致合乎情理的建议所困扰着,惜情护面,优柔寡断。
直到今天上午,又收到他的另一个同事儿子娶媳妇的请柬,也是五月二号,与小燕的二女儿撞在一天了,他才松了口气,勉强应诺了句,“那就你去小燕家,我去建师家吧。”可具体让我上多少礼钱,还是个谜,待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