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刊
小学碰上学制改革,春季招生进校的我们这届学生,小学上了五年半。
有趣的是,对这五年半的小学生活,印象深刻的,是劳动课,那时好象叫学工学农课。
一二年级的文化课倒也有些印象。记得自己喜欢认字、读书、听故事。那是因为喜欢一个好老师李玉梅。
李玉梅老师,中等个子,披着齐耳短发,爱笑,笑时会露出上边的一颗金牙。她的头发没有像农村我妈她们一样,用发夹往两耳边向上固定。当时的我,觉得特好看。
李老师是唯一住校的公办教师,带着一双儿女。女儿王小平,跟我同班,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长长的辫子,非常漂亮。
也是从李老师和她的两个孩子身上,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生活。应该说是从那时起,我萌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三年级,李老师被调走。三年级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劳动课,成天,甚至整周的劳动课。遇下雨天,会上语文数学课,或学唱歌。
当时的学校都有田地,劳动课内容基本上包括所有农活。
年级不同,劳动会略有分工。如高年级学生负责插秧,低年级负责“打青蒿”。“打青蒿”就是割青草洒入水田沤肥,每个人需要完成一定的青蒿数量。
最难完成的劳动课任务,是割粪渣。粪渣顾名思义,是用来烧粪的渣渣草草。跟“打青蒿”一样,有规定要完成的量。
那时候人口多呀,每家每户天天做饭要烧大量的柴火,生产队也会集体出工砍粪渣。山上除了不能砍的大树,每个山头几乎都是光秃秃的,没什么杂木杂草。只能砍那种野蔷薇、火棘之类带刺的植物。
而这些带刺的东西打成捆非常难,背到学校去更难。记得姐姐帮我做了一个小“葱担”:一根木棍,两头削尖,插入捆好的粪渣中,一头挑一捆,可免了皮肉之苦。
记得三年级时,学校重建,所用的红砖,全部由学校师生自己做。
做砖需要力气与技巧:先和好泥,干湿适度,太干坂不紧实,太湿坂不成型。把泥坯装进一个盒子里,用小木锤夯实成型,然后盖上一块木板,翻过来,用力向下,出砖。
当时我力气小,又做得慢,是姐姐帮忙才完成那100块任务。
四五年时,大多时候只需带个锄头上学,农业学大寨。学校后山,整个大山头,全部开荒用来种大兜红薯。那时,师生们都干劲十足,各班相互比拼,看谁挖成的“大兜”多。
“大兜红薯”是当时风行全国的一种红薯种植技术,是把土拢成堆,土厚了,红薯长得多,个又大,产量高。
学校还有支农活动。全校师生,或扛着锄头帮某个生产队开荒挖地,或下田帮忙插秧、捉害虫。有一次帮我们生产队挖地,生产队的人都很热情,不停地对老师说谢谢,带队的老师骄傲得像得胜将军。
还有勤工俭学劳动,其实就是各种创收活动。
有时,大家一手提只簸箕,一手拿把火钳,漫山遍野捡牛粪,集中起来卖给大队。
有时候是师生一起割青草,卖给马车队。
还有一次是修大队部,全校师生上山抬树料。还捡过红薯腾,将结红薯的那个部分剁成小段晒干卖给酒厂......
那时候的学,可能大多都是这样上的吧。大家也都自觉自愿,毫无怨言。
不过,如果有汇报演出活动,作为宣传队员能留下来排练节目,那是最令人高兴的事。
当时的文化课也不用担心,内容非常简单,劳动课毫不耽误我们学习。
我还记得好多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内容: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为人民服务。第五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六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五年级毕业时,语文课我能从第一册背到第十册(五年级后的半年,没有课本)。
我们那个年代,小学生都锻炼成了一个个劳动小能手。大家力尽所能,为当时的社会与家庭,也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更重要的是,那种经历,是一份珍贵的记忆。那份快乐,是以后的人生中很难感受得到的快乐。
那样的劳动锻练,也磨练了意志,成就了未来的自己。想来,弥足珍贵。
齐帆齐第2期28天(16)篇1495字,累计238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