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或者知乎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网友会发表一些带有攻击性甚至是谩骂侮辱的语言评论,甚至有一些人会在网络中编造一些谣言,夸大扭曲事实。
比如造谣某个明星,随后就会引发一批支持者的认可,他们会说“我早就看出他是这样的人了”“我也知道这个事,一直不喜欢他”等等,似乎他们就是当事人亲眼见到了这些事。
所以虽然网络让我们能够更迅速了解信息,更开放的表达自我,但与此同时网络暴力却成了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或许你会认为能够发出这些偏激性言论的人,生活中肯定脾气暴躁,性格冷漠,毫无道德感可言。
但事实上,那些发表激烈的言辞的人可能在生活中是一个循规蹈矩非常懂礼貌的人。
为什么在这样的看似开放的环境中,我们会更容易毫不顾忌的表现,做出一些平时可能不会做出的行为呢?
其实这在心理学中可以用去个性化效应来解释。
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观点定义了去个性化的含义,归结起来,去个性化的实质就是在群体中个体责任心、责任感的降低,然后个体会在这种状态下做出一些平时通常不会做的事情。
在群体的情境中,你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的意识会降低,不会过多关注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一些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内在力量会被削弱,比如内心的羞耻、内疚、恐惧、承诺等,自然自己的行为难以被约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别人打架吵闹时,时常会有一些“看官”在旁边起哄?路上看到有人跌倒受伤时,虽然自己不是个冷漠的人,但看到别人都袖手旁观,自己也不敢上前去帮助对方。
那么在群体中为什么容易产生去个性化现象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匿名性。
在网络这样虚拟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披个小马甲,谁也不认识谁。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形象、他人的评价刻意去表现一个美好的自己,说出的话、做出的行为,都会有所顾忌。
但是在网络匿名的情况下,你的心理压力会降低,不用担心自己说出的话可能影响自己的形象,因为没人认识你,同时还能借此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获得他人的注意等。
其次,责任被分散。
比如路上有人拉住你,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可能会从社会道德伦理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去帮助对方,这样就能避免内心对自己的谴责。
但如果在地铁上,有人受到欺负时,你看了一下周围都没有人上前劝阻,这时你也更容易选择漠视。
因为在群体中,责任是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你不需要担心只有自己会被谴责,即使有惩罚,也是惩罚群体,从而降低了个人的责任感。
放在网络上同样适用,你会觉得“大家都这么说,又不是我一个人,出了事也不会找我”,在这样的心态下,人性的【恶】更容易暴露出来。
也许你只是跟着说了一句轻飘飘的话,或者做出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但在一个群体中,多个“你”的力量,却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沉重、破坏性的伤害。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去个性化】的含义,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回复关键词【去个性化】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