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出身商户的李白在重农轻商的大背景下,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聪明的他想到了“行卷”,他也只能通过“行卷”来曲线救国,达到他理想的目的地。
可奈何,连大户的看门人都看不起他,又怎能得到大户的接见,就更别想被举荐重用了。伤心不已的他,决心东去扬州,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在自己籍籍无名之时,去人才辈出的长安,他很大可能是会被无情的埋没。
他认为先在小地方扬名,之后再去长安或许才能容易些。
况且,我认为,凭着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情,和自身卓越的才华,再加上年轻气盛,他又怎么肯心甘情愿地在长安对别人俯首帖耳呢。
他的心中是有梦想的,是要修炼成仙的。他的东游对当时的他来说,是最恰当的选择。
他要的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好在,他才华横溢,终究是可以如仙人一般,以才华纵横天下。得到君王的召见,虽不如己愿,又历经坎坷,却也成就了“诗仙”得美名。
和高适摔跤的李白高适和李白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他直奔长安。
或许是因为他的祖上曾经也是仕家大族,由此,给了他勇气。更或许是他家境没落贫寒,没有足够的银两可以支撑他走太远的路吧。
然而,到了长安,第一眼就看到了科举场前,对文人的羞辱。他暗自庆幸,自己不是被羞辱的人。
可是,长安之行并不如他所设想的那么顺利,他不得不扮成戏子,去岐王府里给玉真公主表演枪法,以期得到欣赏,得到举荐。
枪法舞罢,回到后台,他满心悲怆,感叹如今的高家枪法不是去杀敌,而成了取得女人欢心的把戏。
他叹的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更叹的是那个时代的洪流,席卷得有才却无后台的才子们的无奈和悲凉。
好在,人生半百之时,他得到了举荐,当了个小官。毕竟是有才能的,三年过后,又被哥舒翰提拔,也算功成名就了。
“天下间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自古而今,莫不如是。
如果,李白和高适没有卓越的才华,也不可能名扬四海,更不可能青史留名。他们的诗句被后人传唱、吟诵,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津津乐道,无不得益于他们的才华。
好在今日我们有高考,不受制于出身,不受制于金钱。这让很多人能够成功地走出人生的第一步。
然而,真正想要做出就成,想要走进高门大院,又谈何容易,要么生而就有捷径,要么后天努力使自己有足够的才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