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喜欢拆东西,只要一旦想知道某件物品的构造,马上就动手去拆,当然很多时候都会多拆出来一些零件。其实我们的认知改变都是从动手拆开始的。学习也是一样,拆解力就是有模仿、分析、练习,再模仿、再分析、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往复。
今年参加了樊登读出生产力特训营,在这里就对拆解力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通过对原书的拆解,先画出思维导图,模仿作者的思路,然后分析作者的写作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我们加上自己的理解,这就开启了讲书分享模式。
现在已经是后知识付费时期,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讲书人和书,要怎么应对?答案就是提升你的拆解力。
很多人都知道拆书,拆书就是用RIA的模式,其实这就是一种拆解力,拆为我用,首先阅读原文,捕捉和模仿作者的语言,然后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最后就是联系自身实践,指导实践,进行练习。
当然你也可以运用另外一种拆书思路,大概是有六步,以下是全景式拆书,想和其他书友介绍一栋建筑一样,以下的主要步骤就是
①介绍本书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
②整体概括本书的中心思想
③介绍建筑的结构层次,包括书写的逻辑结构,是从时间顺序、还是从事件的经过顺序等等
④筛选有效的精读与略读部分,细节才能打动别人,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可以,要进行筛选,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你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打动了呢,或者用户可以被打动。
⑤结合本书内容,寻找相似案例进行分析,或者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实际经历进行阐述。
⑥在分享本书,拆解本书过后,也要进行读书 活动布置,比方说每人说一本12月要读完的书,每人分享一小时读书感受,等等,只有后续的无限延伸,此次的阅读和拆解才会有延伸。
刚刚说的都是阅读中的拆解力,那除了阅读,写作也可以运用拆解力吗,没错你可以的。
在一开始还是要运用模仿的第一步,今年11月,我尝试了拆解 刘润老师的20篇文章——
拆解笔记当我做完这件事情,才突然发现你以为的难写文章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你还有个洞见就是看书的时候竟然后了听书的感觉,娓娓道来的写作这可不是一般的能力,我们通过拆解文章,就能从模仿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技巧,为什么这么用,还可以怎么用,比之前作者用的是不是更好了?
你看,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尝试跟作者做一样的练习,在练习中不断再模仿,同时在可以看看隔壁的万维钢老师,隔壁的古典老师(都属于得到课程的最强大咖),我相信写作也是可以拆解的,包括你自己没有完成的那部分。
如果雪崩不会饶恕你,那么我希望运用拆解力,在这个每个人都无比焦虑的时代,你能在雪崩中找到属于自己那片最重要的雪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