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他人的边缘。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找到共识,也看到自己的无知。
种种生活问题都在困扰着我们,获得和失去,生与死。大多数没有答案,欲望让人陷入焦虑,无法劝慰。有人以为求索是理所当然,有人会感到荒谬。包括人类整体生存状态,温室效应、财富分化,冲突外溢,日益危机重重,依然不愿意和解。太多人,尤其是部分有能力的人,只希望火中取栗,而拥有缺陷的人,大多在舔舐自我,患得患失。
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个恒久的写作主题。如果看到你推荐的这本书,一个想法就是,其实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心丰饶,自洽成熟。
你给我推荐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读了两天,很喜欢。我读过她的书,你的热心推荐,让我更加熟悉了她。
书的文字流畅,整体风格质朴。作者俯瞰,却不高高在上书写态度是我喜欢状态,鄂温克人不需要任何人安慰和理解,他们拥有自己生活。
作者克制、简练、冷静的文风,女性铁凝、张洁、池莉、王安忆,都有这种风格,相比而言,像男性作家,莫言、余华,更为冷酷,缺乏女性特有的怜悯和体恤。
至于,苏童和冯唐,有点混不吝,带着居高临下的感觉。
其它部分彻底融入都市生活作家,只能赞叹他们强有力入世态度,无趣生活、俗不可耐的男女,也写的如此津津有味。
对人性怜悯,让我想到张贤亮《绿化树》中马樱花的笑容,等待打饭饥饿工人装食物器皿描写,阿城《棋王》众知青一起吃蛇场景,人和人矛盾,人对自然的敬畏,其中萨满跳舞的细节,让人想起了《百年孤独》的魔幻场景。
迟子建描述自己动力:“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
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地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繁华的海面上!
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我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粘。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丈夫刚刚去世三年,她下决心写这本书,到完成大概半年时间。这种心境的体验,让人为之动容。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现状,实际是现代人生活缩影。本来可以看见星星和月亮,却自觉的追寻水泥和钢筋,向着浮华和伪善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