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刚剪了头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心里都是忐忑的,怕被同学笑话成“好傻的发型”;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则一直到晚自习都还耿耿于怀,无心学习,只是觉着在同学尤其是女同学面前出了丑;跟朋友打了个电话,对方直接挂掉,可能正好在忙或者不方便接,则心里开始嘀咕是否哪个地方做的不好让人家不高兴了;开会的时候反驳了领导几句,事后便担心是否会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的日后发展。
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名言。他说到了“弱点”,而且是“人性”的,说明这是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现在看来,我的那些“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内省”式的“在意”,并没有与他人产生互动,只是心底默默地感受着那份担心不被别人认可的忧伤,而另一种“外向”式的“在意”则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并且伴随着强烈的宣泄欲望,如果自控能力再差些,引发矛盾甚至冲突则不可避免了。
前段时间,朋友小郑开车的时候与人发生剐蹭,下车理论的时候,双方都很激动,之后矛盾升级,大打出手,附近的交警到场之后才将两人拉开,最后车辆受损不说,两人也都挂了彩。事后我问他事情经过。本来就是简单的剐蹭,双方责任也都明确,但是就是对方那句“看你个熊样,开个破车,得瑟什么”惹恼了小郑,你特么竟然瞧不起我,那就拳头说话吧!
其实很多冲突背后的逻辑都是这样的,在一方看来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传递着这样一个意思:你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接下来这一方内心台词往往是这样:你竟然敢这样看待我,你算什么东西,我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以此证明你是错的!之后便是怒从心生,冲突开始。
不管是“内省”式的还是“外向”式的,这两种“在意”的其实都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不过是一种觉着自己不好,另一种觉着别人不好。
那人们为什么会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在我看来,每个人从到世上的那一刻起,耗其一生都在潜意识中想知道“我是谁?”,但是并不能自问自答,那就只好从他人那寻找答案了,别人的看法自然就是重要的参考。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心里往往给自己预设一个或几个自己期望的角色,这个角色会具有某种特质且因为交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可能是受人尊敬的、博学的、可爱的,抑或是让人畏惧的、让人嫉妒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符合自己预期的,利己的,在与人交往时,他会努力去扮演这个角色,同时期望他人也能够认可他这种特质,一旦他认为自己的角色受到了质疑或者不屑,则情绪就产生了。
再看叔本华那句名言,“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既然提到“别人”,显然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当代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与外界发生联系,人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则成了人际交往的一个痛点。
真的有人完全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吗?答案是真的没有,但是你可以不那么在乎。当你面对一份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在这个关系中预设了什么样的角色给自己,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告诫自己不要太执着于这个角色,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当然这也不是自轻自贱,坚持本色就好。比如说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是不是在你的内心深处坚持要给别人留下“善于表达、条理清晰”的印象;跟同事的关系紧张,是不是你觉着自己应该是“受人欢迎”的或者“高人一等”的;因为别人的一句批评,你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发了火,那是不是你坚持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是不可能出错的。
其实,那些社交能力强的人不但不执著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且往往能抓住这个痛点反其道而行之,“降低”自己的同时“抬高”了别人,满足了他人的角色预期,这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狗肉将军”张宗昌投奔张作霖之后,军费开支庞大,引起奉军各部不满,张作霖便派郭松龄到其部,名义是检阅,实则想遣散。郭在视察过程中,与张宗昌意见不合,张口便骂娘,谁知张并不介意,回道:“你干俺娘,你就是俺爹了”,说完直接给跪下来了,郭闹了个大红脸,一场冲突随即解决了。郭松龄觉着张宗昌有容人之量,回去之后在大帅父子跟前说了张宗昌不少好话,之后张作霖对张宗昌宠爱有加。
在这里你可以说军阀张宗昌狡猾、厚黑、下贱,但你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他这个下贱的举动,保全了自己。
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要我们到处给人当儿子,有的时候适当的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适当的降低自己的角色预期,可能我们的生活将有所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