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他用过的第一支钢笔,是文仲爷爷送的。
文仲爷爷是婆婆略带点儿血缘关系的兄弟。婆婆在世的时候,他常来家里作客。只不过这种作客,并不是净耍,而是帮着做这做那的时候居多。我对他的印象是,字识不得几个,却很懂道理,属于乐善好施那样的舍得。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他的“舍得”。在大中坝槐树林里的沙堆丛中,他捡拾到了一支只有发财人家才用得起的钢笔,他自己本来也有儿女在上学读书,却在捡笔的当天,毫不含糊地走了十多里山路,亲自把那支捡来的钢笔,专程交到父亲的手上。
父亲是个读书很用功的人,在文仲爷爷一众晚辈中,的确令他欣慰。那支突然而至的钢笔,也给正在歧坪中学读高小的父亲,带来的不只有短暂的快乐,还有长期的自信心。爷爷刚死后的家,穷得叮当响。是苦撑危局的婆婆,硬是让无心上学的父亲,继续完成了学业。
在父亲的同学们中间,那样一支带铱金的钢笔,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呢。他收获了羡慕的荣光。
父亲说,他是用那支钢笔完成了学业,后来又当上了村里民办教师的。
初次听到这暖心的故事,正值我对钢笔还没生出好感来的初期。自打一入学,最先用的是铅笔,那玩意儿好用,不脏手和衣服,更主要的是即便你写错了,用橡皮擦轻松一擦,字就没了。幼稚的想法是:作为写字的笔,可以一直写下去呢!
面对有马没鞍的尴尬,父亲是在看到我由铅笔改用水笔、老也适应不了时告诉我的。他说,舅舅送我一支那么好的钢笔,却让我有点难办。钢笔是要吃墨水的,然后吐在纸上,才变成文字,可稀缺的墨水常常让我犯难,有时没钱买,有时筹够了钱,又买不到墨水。墨水质量不好,经常糊笔,写不出字来。
什么叫糊笔啊?我不解地问。
那时,买一大瓶墨水要花好几毛钱,没办法,为了节省,就用墨粉自制墨水用,成本低,只要几分钱。水加多了,墨水写的字就淡,水加少了,墨水又把笔糊住。基本每天要淘一次笔才写得出字来……
终归没有亲身经历过,父亲的话,让我听得有些吃力。但心里是真希望自己在某一天,也能见识见识笔尖是怎么糊住的,毕竟听起来有些好玩儿。
似乎一开始,父亲并不想让笔过早地为难我,他给我买的第一瓶蓝墨水是真正的好货,一次也没糊住我的笔。
而我周围那些同学们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手上嘴上,都留下了墨水的痕迹。
※ ※
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照现在的说法,那只能算是一支水笔。按照父亲的慧眼,我在一大盒红黑灰色的水笔中间,挑中了一支笔尖不划纸、两瓣出水均匀、通体为黑色的水笔。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之所以让我买笔舌大、笔尖大那种款式的水笔,首先考虑的还是日后便于清洗。
当然,这是在我很快就把第一支笔弄坏了,第二支迫不及待要买另外一种型号时,从而有了比较后,才做出的总结。
至今我也还记得,从有了第二支水笔起,它就没让我少吃苦头。
先说墨水吧。按父亲说,那大的一瓶墨水少说也要用一学期,可是我呢,才短短几天过去,墨水就下了一半,后来干脆不小心连瓶子也打了。他说我不晓得好歹,买那瓶墨水,一下子花去了他四毛多钱。后来,他对我采取的办法是,自个儿想法子去。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还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买五分钱一小玻璃管的墨粉,用温热水冲兑。第一次由于没用纱布过滤,墨水里有细小的颗粒,对笔影响大得写不出字来……好在以后我就经验十足了,其他同学还来找我取经呢。
或者由于经常要打墨水,或者经常还要修理不听话的笔尖,手指头与嘴唇上,都留下了那墨水作怪的痕迹。
再说水笔的去留吧。买一支水笔,贵点的要一块多钱,便宜的也将近一块钱,这对于我们那个人多收入少,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来说,意味着,用一支钢笔的钱,就能换回好几斤白米,我那时用笔不知怎么那么费事。好像它专门与我作对似的,笔尖、笔肠经常坏,蓝墨水把书本都染蓝了,书包也浸出了怪儿古懂的颜色。
于是,常常利用赶街的机会,向大人要钱去配笔的零件。
配笔师能把缺胳膊少腿的笔,重新组合一下能使用,那就谢天谢地了。倘若找不着 “大件”来配,那可就惨了,挨打是必须的。问题是,尽管小心地用根毛线,把笔挂子拴在胸前的钮扣上,有时呢笔筒虽在,下半截就不知到哪儿去了。
这也才有了后来干脆用毛线给笔打个笔袋,它被囚禁在里面,一下子就规矩了,想跑也没门了。
※ ※
爸爸,水笔和钢笔是不是一种笔?有一次,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突然问我。
从功能上来说,是一回事。它们都是靠吸墨水写字的……你们要使用水笔了?
老师说,我们现在不需要水笔,改用一次性的碳素笔了。
听到这里,不知怎么的,我的心里凸现一种酸楚。一次性的笔固然方便,它也的确减少了很多麻烦,但谁又说得清楚那所谓的麻烦里,不是记忆里的幸福呢?
为此,我利用一次去商场的机会,有意识地专门考察了一下钢笔市场的现状。让我意外的是,光怪陆离的碳素笔已经一统天下了,原来售价低廉的普通钢笔,已经华丽转身,它包装豪华、做工精细,静静地躺卧在精品专柜,如翡翠一样的身价,却远不及翡翠的荣耀。
我在它们的身旁驻足良久。心想,倘若它们作为文物,兴许就是最好的归宿了;倘若它们作为稀有的玩意儿,兴许只能搏得好奇者暂时的眼球。
但不管哪种情况,都让人唏嘘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创者诚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