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我能说》,出自韩媒,慰安妇题材。
说起慰安妇,韩国电影界其实很早就在发力了。
比如从2002年就开始筹拍,直到2016年才靠着众筹得以上映的《鬼乡》,去年上映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韩国网站NAVER上评分高达9.3分。
《鬼乡》还原了二战时期,14、5岁的朝鲜少女们被强行掳走充当日军慰安妇的惨痛命运。
当年被强行掳走的75270个人的名字,都出现在了影片结尾。
《鬼乡》侧重于通过对事实的还原唤醒民众对于尘封历史的重视,而《我能说》则是以喜剧的外壳包裹着悲剧的重量,以小见大,没有苦大仇深却充满了令人深思的感染力。
讲一个普通独居老人罗玉粉奶奶努力学习英语,最终站在美国世界听证会上代表慰安妇勇敢发言的故事,奶奶在片末的全英演讲让人想起立鼓掌!
日本为掩盖罪行而编造了很多粉饰太平的谎言,比如“慰安妇是因为想吃米饭而自愿加入”等等,奶奶用自己一生的命运和肚子上触目惊心的鲜血淋漓佐以证词。
谈起这个话题,也不得不谈到之前的国产纪录片《三十二》(能在电影院取得排期简直让人感动到泪奔)。
当时在全国引起的轩然大波还记得么?
别忘了!《三十二》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全国还剩下三十二名慰安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有20万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中国才是日军慰安妇最主要的来源。
世界第一家慰安所,是在上海。持续时间最长,且数量最多。
(来源于电影《鬼乡》)
关于慰安妇的作用,有这样一番注解:
1.慰安妇的作用就是为了满足日本军人的兽欲,以便提高军人的战斗能力。
2.在战场上,把侵犯女性,看做是官兵勇猛的表现。
3.“慰安妇”在军队里面被视作“军用品”,没有任何人权和价值可言。用品,也意味着可以随意处置。
(来源于电影《鬼乡》)
中国,作为日军慰安制度最严重的受害国家,在我们的教育和书本中,对慰安妇的描述都少之又少。
我想,对于那些因“生不逢时”而遭遇厄运的慰安妇奶奶来说,最可悲的并不是遭遇了非人的折磨和噩梦,而是,明明自己才是受害者,却一辈子被人指责,仿佛自己才是做错的那一个。
一辈子躲藏又自卑的活着,遭受着万人唾弃的苛责,才是真正的悲剧。
(来源于电影《三十二》)
对于曾经那个鲜血直流的战争年代,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因为心怀恐惧而总是刻意视而不见。遇到电视机里的抗战连续剧会毫不犹豫的换台,书籍里少之又少的故事也因为骇人听闻迅速翻过。
不知道自己是特例,还是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这一代来说,对于战争的确一直以来注视太少。
(来源于电影《鬼乡》)
对于女人来说,她们经受的不仅是性侵,还有暴打、虐待,还有精神上的无休止凌辱。
对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男人来说,惨绝人寰的战争现场,也是日后他们挥之不去的夜夜梦魇。
孕妇被剖腹扎出小孩、活埋、割掉乳房、奸尸,这些故事我们心有余悸、我们闻之色变,
不过还好,那些恐怖的故事,我们这一代,如果真的害怕就可以不去听不去看。
避而不谈,地狱也就离我们很远很远。
但是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人间即炼狱······
(来源于电影《鬼乡》)
我们口口声声说着,历史不该忘。
但我们,真的做的好么?
· · · · · ·
《鬼才》来源于在世的慰安妇奶奶们的口述,这些老人们平均年龄都在85-90岁之间,《三十二》也同样,再过10年,这些亲历过历史的人们就会完全消失了!这也意味着,那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作为后人,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韩国用制作慰安妇铜像、采访慰安妇幸存者来让后代铭记伤痛和历史,中国也在不断努力。
我想,世界上大概只有一种方法能真正通往永垂不朽,
那就是,把你认为无比重要的事情,口口相传,传播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