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北京市
圆明园:一个曾经最美、也曾最丑的地方。

圆明园:一个曾经最美、也曾最丑的地方。

作者: 若棠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21:01 被阅读55次
    圆明园(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她会告诉你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圆明园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西洋楼景区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圆明园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的修建

    满族世代繁衍在东北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

    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

    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圆明园的位置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雷金玉十分欣喜。

    为什么叫“圆明园”不叫“长明长”、“方明方”?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新建了长春园。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雍正皇帝崇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圆明园介绍

    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圆明园的陆上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与江南名园仿建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一处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一处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

    圆明园与乾隆

    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乾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

    弘历在长春仙馆度过了他的快乐的童,他自长春居士。据说康熙、胤禛、弘历祖孙三人相会牡丹台,几天过后,康熙派太监取走了弘历的生辰八字,接着,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并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老皇帝指名要看看弘历的生母,他细细看了半分钟之久,边看边说果是有福之人。

    乾隆登基后,皇太后崇庆慈宣游幸御园时,膳寝于此,乾隆题名长春仙馆,仙馆为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意喻是祝愿其母长寿,后来在圆明园东侧建附园,亦以长春命名。乾隆对他的母亲有很深的感情,母亲为他带来了洪福,是他年少时的深刻记忆。

    圆明园结构(景点)

    长春园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过桥向北,经山口,即为园内核心建筑——含经堂建筑群。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计划退位后常居的处所。园东北角为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再北即为西洋楼景区。

    长春园西湖中,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

    清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长春园北界引进了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万花阵、养雀笼、大水法、观水法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由西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中国不少传统手法。

    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它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土赞誉西洋楼: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觉得裸体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铜像,用青铜制造。

    “猎狗逐鹿”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

    万花阵

    万花阵: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通俗一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迷宫)

    绮春园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嘉庆年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

    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

    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

    勤政亲贤殿

    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夏天,为避暑热乾隆又把办公和进餐的地方由“勤政殿”搬到殿东的“芳碧丛”,因为芳碧丛前面庭院里奇石、翠竹林立,十分凉爽。

    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最北为九州清晏殿;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舍卫城

    舍卫城位于水木明瑟东面,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种佛像和收藏佛经的地方。城前专门开设一条贯穿南北的买卖街,称苏州街,由宫中太监扮作商人开市叫卖。

    福海为什么叫福海?

    福海之中的蓬莱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

    安佑宫: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

    圆明园西洋楼


    关于外界的评价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典范”。

    圆明园被抢劫烧毁

    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军官和士兵就疯狂行抢劫和破坏。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人和法国人,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再次洗劫圆明园,是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命令中将率领侵略军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帝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遭到附近驻军溃兵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的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

    在法国拍卖会上遇上“圆明园”

    2009年的时候,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拍卖会,拍卖其中两个十二生肖兽首,一个中国买家蔡铭超去凑了热闹,最终以一千四百万欧元成交,拍完之后他以这两件文物是非法的流出中国的赃物为由,拒绝付款,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阵热燥,从而也在中国掀起了一阵追讨文物热。

    现在的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圆明园毁灭了,只剩下一堆废墟。北京遭遇了抢劫烧火,很多宫殿与王府都没有幸免,只有一个地方,和珅的旧邸,因为里面住了一个人,爱新觉罗·奕䜣,他又叫恭亲王。(走进恭王府:一个敛财又长寿的风水宝地

    大文豪雨果写下一封信,《两个强盗》记下了那一年,两个强盗带着无数的中华珍宝文物回到了欧洲,圆明园剩下一片废墟。近来总有一些人在鼓吹复原圆明园,我想,记忆如果可以被粉饰,痛苦如果可以被遗忘,那悲剧还将再卷土从来,不如留那个废墟在那里吧,让后来的人记住,这里曾经的故事。

    圆明园的焚毁警示每一个中国人: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明园:一个曾经最美、也曾最丑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qi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