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下旬,已经是秋收的尾声了,还有一部分庄稼依然没有收回来,生长在农田里。
还有的刚收割完的黄豆,只剩下打碎的豆壳和豆粒,铺落在黄豆地里。
远远的望去,看到有几位老人,在地里认真的忙碌着。走近一看,老人坐着小板凳,前面放着一个塑料盒子,塑料里有半塑料盒黄豆粒,老人手里拿着一个两尺耙子,扒来扒去,好像在些找什么。
看到盒子里的黄豆粒,大概,我是知道他们是在捡豆粒了。
我想确定一下,就上前搭话了,我问老人,您们在找啥呀!老人回答我说,是在捡豆粒。他老人家说:因为他们上了年纪,在家没事干,为了打发时间,就来捡豆粒了。
看到他们在地里,那么认真,翻来翻去的,找每一粒豆子,都是那么不容易,还用手指把豆粒,捏到塑料盒子里,好认真呀!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我家里人,看粮食的珍惜度了。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收小麦,要把小麦,拉到一个地方存放起来,存放起来,叫:场,存几天,因为收回来的小麦粒,需要把小麦穗碾压,碾压小麦穗叫:打场,就是用马,套上,石头碌碡,把麦棵,碾压,经过多次碾压,后就成了小麦粒。
就是在场里存放小麦棵的时候,连续几天下大雨,盖小麦棵的塑料纸,被人偷走了,小麦棵被雨水,泡了。
等到天晴了,我的家人去看,很是气人,从小麦垛底下,清出来的小麦粒,全都长芽了,清出来的小麦粒,我的家人,要用手一个一个的捡没有长芽的麦粒。经过多次太阳暴晒,还是能吃的。
那时的小麦,对每一个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每亩地,收几百斤,交公粮,剩下的粮食,还不够吃呢!
现在条件好了,能看到,捡豆粒和捡粮食粒的真的不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