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也没有躲着所有的人。
我最愿意跟哪些人呆在一起呢?
我的先生、孩子、父母。
(2:以前我是连跟父母在一起都不安心的,也得找话说,没话说就难受。现在还好,没事时就会回家去陪陪他们,哪怕什么事都没有,跑几十公里就为了回去看看他们陪他们吃餐饭,心里也很舒服。哈哈,赞自己一个!)
我的姐姐对我很好,我嫌她有时会啰嗦,嘴巴不停地讲些家庭琐事。有时她还会跟我讲起她的朋友同学的事,与我一点都不相干,听起来会烦。
(2:与我不相干,所以听起来有什么意义呢?完全就是浪费我的时间。以前她会经常给我打电话,有事没事打个电话聊聊天。但现在很少打了。因为我很少主动打电话给她,我必须要有事才打电话。我很不喜欢在电话里没有目的地聊,又占时间又浪费钱,说完该说的就挂了。现在回想起来,以前接姐姐电话时,我心里是有些不耐烦的,有些应付了事。特别对那些煲电话粥的,觉得不可思议。
那姐姐呢?她为什么要跟我说那些似乎没有意义的事呢?
她是想起妹妹了,想了就打个电话。说什么不重要,就是跟妹妹聊聊天吧。
是啊,我的姐姐在想我呢,这是多少美好温馨的姐妹情啊?可是,在我的眼中,只是浪费时间,没意义,不耐烦。
此时,我想起了曾经那个我喜欢过的男生说过的话:女人不就是家长里短吗?很多人就在这家长里短的过程中,传递着一份温情。想起一敏老师在博客中说,原始社会女人就是守着家守着孩子.什么是家?家是温情的放松的窝。温情和放松都是感觉,女人的任务就是营造这份感觉,传递这份感觉。
可是,我没读懂姐姐的心。
我的心里,只有逻辑,只有掂量和权衡。
似乎时刻准备着要干点什么有价值的事。
为着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我错过了多少我一直在寻找的温情和陪伴?)
我的弟弟倒是不啰嗦,但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交流,本应很亲近的人却没有交流,呆在一起有些尴尬。有时姐姐跟我讲她和弟弟之间的交流,我会有些诧异:他的私事你会去问?
(1:在我内心,很多别人的私事是不能过问的。所以,我总是与别人保持着一定距离,是我的心理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
(2:我几乎从不去管别人的私事,当然私下里会有些好奇心,但从来不表达也不将精力花在别人的私事上。因为我很反感别人来关心我的私事。并且,我的私事的定义范围很广,包括心情、经济、感情、关系,很多很多,这大大限制了我的聊天范围。另一方面,我也将自己裹得紧紧的,不愿意别人来关注我的私事。就连父母问我,我都会觉得很不爽。所以,我总是离别人远远的。
并且,我似乎很警惕这个边界。别人稍有靠近,我就会有情绪和戒备。戒备的后面,并不是害怕别人的伤害,而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说不出口。我不愿意说假话,只好选择回避这些话题。
是的,是我自己不愿意敞开,所以,我也没有兴趣去打探别人的事。)
公公婆婆,我倒也不排斥他们,但是没有太多的话说。有时候,如果找到了合适的话题,与婆婆还是可以聊聊的,但是,话题的范围很窄,也不是常有。
(1:似乎与婆婆的交流,无外乎孩子的事,老公的事,家里其他人的事,从不谈我自己的事。感觉当她问到我的事,那就是对我个人的入侵,有种被别人管、控制的感觉。)
(2:与婆婆的交流更多的是隐性的居功,在我心底里,对婆婆帮我带大两个孩子是很感激的,也很愿意去孝顺他们,但是,我又嫌他们对孩子关注太多,操不少空心,不断地跟孩子唠叨,也侵犯了我的部分权益。有点点烦他们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并且,婆婆他们一家很喜欢聊别人家的琐事,一个话题要说好久,声音又特别大很吵,每到这时,我就一个人躲到房间里去。我感觉,他们跟我在一起,从理上挑不出我什么错,但是跟我长期相处呆着也挺不舒服的。)
与小姑子她们,以前似乎还好点,可以就家庭问题交流交流,但这些年,也不太聊了。感觉是:以前我从没学习过时,似乎还有许多交流的,但后来,先生对我学佛、学深沟特别反感,我们之间有过大的争执,特别是曾经提到过离婚之后,与她们的交流就很少了。与小姑子偶尔会因孩子教育问题探讨一下,但与大姑子很难得聊什么,之间似乎互不买账。每一次回婆婆家,我们都只是见见面表面还和气一家人而已。
(1:现在细想与两个妹妹的交流,我更喜欢站在高处,当个指导者、被请教者。不愿意有一丝丝被否定的感受。哪怕是平等的交流都不是很喜欢。)
(2:在婆婆一家面前,我有优越感。自从先生跟我提到离婚的事,我从他们家的微信群退了出来,之后与大家的相处我都比以前冷淡。即便现在我和先生之间早已和好,但我一直维持着这种状态了。很多时候是个旁观者,看着他们一家人家长里短,有点不屑地看着。只有在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事”时才会表达点什么,更多时候是不太吭声的。 此刻想着这付嘴脸,有些汗颜。亏他们一大家都对我们非常好,之前我认为是我为家里做了不少贡献,现在想那是人家的善良和大度。
也许,越是自卑的人,越是容易自大。随时都会比较和评判,被比下去时,灰溜溜地不吭声,当似乎把别人比下去时,则希望每个人都看到自己。)
其实,哪怕是与先生、与大女儿呆在一起,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但是与他们,我有着很想要交流的欲望,会经常找话题来聊。而与其他人,我连要交流的欲望都没有。
(1:与先生、大女儿,我总是会想办法创造机会,但又觉得总是没机会。我似乎是不管干什么都要用力,不知道用心于无形。经常是很长时间不交流,憋了不少东西,需要找机会来表达了,才会有交流的欲望。换句话说,我的所有的交流都是有目的的。是的,我似乎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事,我不想做。
细想,平时跟家人在一起时,我的心思是不在的,都在自己的事上,不在家人身上。所以,虽然跟他们呆在一起,会觉得没有交流。是我自己隔绝了与他们的交流。心不在焉!
也就是说,当我的先生和孩子跟我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是感觉不到我的心的。我都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做饭了,要搞卫生的,要买菜了,要洗衣服了。我的心只在事上,不在人上。我不会去感受我身边的这个人,他的感受。
我做的一切,都是有理的。但是没有心。——似乎有明白点什么。)
(2:先生不止一次说过,我俩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我内心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当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时,我感觉到的是对我的否定。是的,很多时候,他说的是事实,应该他也只是陈述这么一个事实,但我感觉到的就是对我的否定。其实,先生否不否定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否定自己,所以会认为他否定我;他的否定,让我很受挫。我一直在期待着他的认可。认可什么呢?认可我是个好妻子,认可他找了我是件幸福的事?如果他认可了,我是不是就很满足了?
我们夫妻之间的交流真的很搞笑。我不管说什么,他接不上茬,而他所关心的,我一点都不感兴趣。他一开口就是房子车子打球骑行,我就有点冒火。你不见我忙得不可开交?你只知道聊行情聊好玩的,不知道帮帮我?总觉得他只顾自己潇洒。现在写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先生跟我说那些的时候,他只是想找话跟我说。他其实是想要跟我有更多交流的,但我只想他聊我感兴趣的,这不是为难他吗?
是我固执地不愿意融入他的世界,却又固执地希望他能理解我接纳我,而我却不愿意去理解接纳他。两个人之间,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非要认为他的爱好就是自私,站在他的角度,我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钱去学习,不也是自私吗?我所抨击的,其实不就是我自己吗?
是我不愿意自己静下心来倾听。
大女儿呢?也是一样。我虽然现在嘴上说得少,但内心一直不接纳她的现状。每一次交流都有点像上课。其实最近好几次孩子都想跟我说说话,趴在我身上欲言又止,是我自己忙着手头的事没给她什么回应。
对了,在我的感觉中,如果交流,就要正经八板地坐下来,认认真真的聊。天哪,怪不得我每次跟先生埋怨说他不陪我聊天,他总会说不是在聊吗?我所定义的聊天是有程序的有形式的,这有一句没一句边做事边聊哪算啊?
哈哈,怎么越写越觉得自己真像一个刻板的马列太太?内在有这么多看不见的条条框框,难为我的身边人不累啊?)
再想想那些我不想遇到想要躲着的人,其实,也没有真的刻意要回避谁,我真正不愿意面对的,是呆在一起却无话可说的尴尬,要努力去找话题但很难找到的尴尬。
(1:还是这样,我觉得与人在一起就是聊天,聊就要聊点什么。我总在找这个“聊点什么”,没有把心放在与我在一起的这个人身上。换句话来说,我的心始终是不安的,它没有着落。它只习惯落在事上,还不知道怎么落在人心上。)
是的,从小到大,我不会闲聊。我不知道怎么聊天。
我清楚地记得读大学时,有一个我喜欢的男孩子。我们聊天时,他好像是说到他妈妈挺喜欢讲的,嘴巴子很热闹。我说我不喜欢闲聊,不喜欢家长里短。他回了一句:我觉得女的在一起就是家长里短啊。这一句话,在我感觉里,就是对我的否定。
(1:我的感受中,家长里短很无聊,没意义。我一直在寻找有意义的事做。是不是,如果不找点有意义的事做,我这个人就没有了意义?可我为了这个有意义,一直寻寻觅觅,所有找到的都不是我真心想要找的,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我到底找到了什么。就像这次我再另申请QQ,找名字,此刻,我都觉得有些好笑,花那么多时间,多没意义。)
读书的时候,每次下了课,女孩子们都会吵吵闹闹说说笑笑,可是,我只有看着的份。我也很想加入到那群人中,我并不是喜欢那种疯疯颠颠的感觉,而是渴望着成为一体,渴望着融入到群体中。我不行。虽然每一次集体活动中,我都是那个组织者核心人物,但是,讲完正事之后,做完该做的事后,我大多时候只是个旁观者。
但是,那时候,我身边肯定会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我会比较小心地维护这份友谊。因为这样,我才不会感觉孤单。偶尔当我形单影只地走在校园里,遇到熟人时我都会很不自在,会觉得自己的孤独被别人看穿了。会觉得别人会认为我没有朋友很可怜。
(1:是的,并不是孤独让我痛苦,让我痛苦的是别人看到了我的孤独,会觉得我是一个可怜的人。是这么一个想法让我痛苦。而至于别人是不是真的会这么想,我从来没想过。是啊,别人会怎么想,我怎么能揣摸到呢?就算我揣摸到了,别人的想法于我又有什么含义呢?)
(2:我不喜欢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形式,但我就是想要那种我们是一伙的那种感觉。当我看着那一群人在有说有笑地,觉得很孤单,我自己觉得孤单也没什么,我害怕的是别人认出我的孤单,会觉得我很可怜。
孤单很可怜?在大学里,我特别想谈恋爱,一是希望身边有人陪伴驱走我的孤独感,另一个就是总觉得担心别人可怜我。
我可怜?回到了五岁的点。)
即便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也从来不会跟她讲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从来不会跟她讲那个年龄阶段的小秘密。我会很用心地去照顾她或保护她,但不会习惯接受她的照顾或保护。只是在一起的玩伴,是陪伴者,只会聊别人的事,但并不交心,几乎很少聊自己的事。不是我不想交心,是我的小心思我说不出口。
(1:我说不出口,因为任一个小心思我都觉得那是别的小女生才会有的,而我这么一个优秀的有品位的人,不应该有。别人有很正常啊,而如果我也有,真的很难堪很羞耻。我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如果我与别人一样了,那真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
工作之后,特别是结婚之后,那些曾经的好朋友,便基本上没有了联系。我也很少创造机会去联系。偶尔有想起她们,但我不知道,见面之后能说什么。
(1:这样的见面没有意义。或者,如果我的感觉非常好,有我很满意的老公孩子和事业,可能,那样的见面就会有意义了。所以,我的意义是,让别人仰望我。因为,看不到自己,我要从别人的眼中来看自己。)
工作之后,也有聊得来的同事,但是仅限于工作上的交流,私下里的交流比较少。工作二十多年,我从来不跟同事逛街,除了工作上的聚餐,也从来不跟同事约着一起吃饭。除了偶尔跟先生一起参加他的社交圈的活动,我自己是没有社交圈的。
(2:不与同事朋友逛街聊天,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该聊什么,二是金钱的障碍。出去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费用问题。我是个比较节俭的人,虽然自己的工资并不低,但是我总是觉得手头比较紧,从来不会将钱花在不必要的花销上,而我身边的同事大都是出手比较阔绰的。但如果是别人来支付,我就会有心理负担。为了避免与同事朋友之间有这种金钱上的牵扯,我干脆回避了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在钱上,我是比较小心眼的。不欠人,付出一点可以,但也不愿意过多付出。)
简单地说:跟我在一起的,肯定是谈事的做事的。没有闲聊的,没有玩的。
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或者在不同场合遇到的人,会有不少愿意跟我交流愿意靠近我的,但是,我从来不主动联系别人,见面也不多聊,久了就不来往了。
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我的姐姐都说过:我很单纯和真诚,单纯到与年龄阅历不相称。上次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有一外班的同学说一直以为我是高冷,没想到我是如此单纯和有趣。只因为在爬山的路上,大家都在聊天,而我,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大声地唱歌,鼓动着大家跟我一起唱歌,将所有那个年代的歌唱个遍。
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单纯,是不是我不懂人情世故?呵呵。面对自己的理解,我有些想笑。
似乎我的身边只要有一个人就够了。读书时需要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结婚后有老公就行,连那个朋友都不需要了。曾经有段时间,很恐惧离婚,恐惧离婚后我一个人的孤单,而现在,似乎连离婚都不那么可怕了。好像我可以接受一个人的生活了。
想一想,似乎我是个很无聊的人哦。
那我到底在躲着谁呢?
用躲这个词似乎有些重了。我也会参加该要参加的聚会的。只是,可去可不去的就基本不去了。
2012年,一直没有联系的学生找到我,他们班同学要举行毕业15周年聚会,非常希望我参加。接到电话的我,当问到他们的聚会时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那个时间段我刚好在广州学习。我很开心我有充足的理由拒绝他们。放下电话才觉察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个声音:我这个样子,怎么见人咯?
我这个样子,怎么见人咯?
我的哪个样子见不得人呢?
我长的这个样子。尽管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丑,但是内心深处总会觉得自己丑得见不得人。
我混的这个样子。尽管我有着不错的工作,有着不错的工作能力,工作上也有着还说得过去的成绩,但是,我总感觉我让我的同学家人及曾经的学生失望了。我总觉得他们眼中的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是有着更好的发展更优越的条件的。
我的先生。我感觉当时的同事都觉得我先生是配不上我的。可那还是我用尽心计追来的。我明明知道他并不是我理想中的人选,也不是我所欣赏的类型,可是,对自己的估值很低呀,我真的是害怕那种一个人的孤独的感觉,我真的生怕自己嫁不出去,没人要我,也担心太好的男人我也驾驭不了,找了个感觉安全的。
我的女儿。大家都觉得我们这么聪明优秀的父母,肯定女儿会很出色。可我女儿从小就是个很平凡甚至有些慢半拍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习就很一般,进了高三后干脆就不肯读书,直到现在大学文凭还没拿到。女人们在一起,不就是聊老公聊孩子吗?我的老公我的孩子都让我觉得聊不起。
我的经济条件。这是大家衡量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的一个标准。上次同学聚会,我宁愿坐别人的车去,也不想开着我那辆捷达去。觉得如果开着去了,会让大家大跌眼镜的。可是,我又理智得很,绝对不会为了别人的眼光买单。但是,我从来不介意开着捷达去工作上的其他场合。我先生笑话捷达和我这个人不配,我还真不在意的。
说来说去,就是对自己不满意。
年少时是自己的长相自己的性格,稍长点是自己的事业,再往后是自己的老公,再往后是自己的孩子、车子。再细想,我所不满意的每一项,都还是说得过去的。无论自己个人或事业家庭。可是,达不到我设定的那个标准。
归根结底,就是对自己不满意。
前面括号中的文字,是我在顺着思路写完后,再回头细细去感受到底层的念头。1是第一次回头,2是第二次回头。
是的,我在躲着谁啊?
其实我一直在找,找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我将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定义为:有意义的、与众不同的、让人羡慕的。
因为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我不愿意去照镜子,我不愿意在别人的眼光中来自不满意的自己。
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镜子啊。所有的人都会让我照见那个难堪的自己啊。
做个小小的总结:
我躲开人群?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没有。只是在面对某些人时,内在会有一会不一样的感受。经由这些感受,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喜欢独来独往这个问题我并不在意,我真正挂碍的是:我不会聊天。这是下一个要写的主题了。
经由这一次书写,我发现:
1、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内在总有一个声音:这怎么见人咯。这是我出生时妈妈的一个念头,但这个念头伴随了我四十多年了。另一个声音就是:我不要别人可怜我。言下之意:我很可怜。
为了能见人,我要求自己完美,要求自己与众不同,我要别人仰望我。无论做了点什么,很渴望别人的看见。没被看见就觉得这事没意义。稍微有些失落不如意,就会自怜自艾。
为了能让别人看见,我不停地做事,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做我以为更有意义的事(能让别人看见我认可我的事)。
2、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事,没看到事情背后的那个人。是不是,当我内在看不到自己的时候,也看不到别人?
3、在钱上面的斤斤计较,也影响了我与人的交流。
我立马就可以去做的是:
1、与先生女儿的交流:静下心来,不评判,去感受自己的心,随时让心归位,去聆听他们言语背后的心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别急着说,也别急着做。
2、停止寻找,每当有这个时间不能浪费了的念头,停下来,与自己在一起。去做那些我以前认为“没有意义的浪费时间”的事情:更好地经营家里的卫生、花草,用心做,而不是做给别人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