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作者: 灰灰菜的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1:58 被阅读297次

    金钟毓四明之秀,课程扬新华风帆。

    在炎蒸溽湿的大暑时节,携一颗素简之心南下,深入四明山腹地,加入“第二届高端课程设计师工作坊”,在王阳明先生心学诞生之地,展开一次不同寻常的研修学习之旅。

    贤才名士聚鹿亭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我们来到位于鹿亭的香泉湾山庄时,已是薄暮时分,拖着行李简单地吃了晚饭,安排好住宿,便匆匆赶到会议室参加七点钟的导师见面会。

    见面会由知名教育媒体人、作文导师团创办人陈金铭老师主持。在他诙谐幽默的语言中,一个个小语界乃至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闪亮登场,超级豪华的导师团队令一号会议室星光闪耀。

    教学风格“大气开放、精致和谐”,致力于“群文阅读”的蒋军晶老师由于意外受伤,头戴棒球帽登台,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趣味盎然;

    万物启蒙教育创始人、全国知名课程专家钱锋老师一身玄色服装,儒雅内敛;

    来自上海,学富五车却低调至极的丁慈矿老师,被称作优雅汉语的守护人,他谦虚地说自己赛课只赛到区级;

    以“播撒鲁迅种子,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的刘发建老师,他的笔名叫落地麦,朴实中透着真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张祖庆老师,被誉为小语界的“多面手”,个性十足。

    台上名士谈笑思辨、各有千秋。台下一百六十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家长、媒体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山间的夜晚,有很多种声音,蝉的高歌,溪流的淙淙,不知名的虫声,愈发显得大山的深邃、幽静和雄伟。

    佩服会务组选择了这一处绝佳的所在,远离繁华,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矣。

    头脑风暴任驰骋

    接下来连续两天的六场讲座,听下来的确有醍醐灌顶之感。

    超大的信息量,直让人感觉大脑内存不够,笔记、手机连写带拍,生怕大脑一时死机,没有备份,会捶胸顿足、大呼可惜。

    (一)《从诗抵达思》重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蒋军晶老师的《从诗抵达思》,一再强调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最可怕的是“知识结构”上的碎片化,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多么重要。即努力使自己具备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远大的教育境界,丰厚的文化底蕴。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在互动环节,主持人问到:“如何看待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

    我也简单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单纯地知道一句话,有时比不知道更糟糕。所以要基于一个真实而有价值的小问题,以此辐射,尽可能和学生一起广泛搜索这个领域的内容,以群文阅读的方式把新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

    知识的储存能力,人类早就被电脑完胜了,知识的搜索和链接能力,才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这次互动我得到了蒋军晶老师的代表作《作文九问(基础篇)》,真是喜出望外。

    蒋老师说,人生可以大开大合,也可以平平淡淡,不赶时间。真是超有哲理和智慧!祝愿蒋老师经历了众多甘苦之后,走向自己更加喜欢的领域。

    (二)《儿童与万物共生长》打造全新的东方儿童的学习方式

    钱锋老师的《儿童与万物共生长》,以万物为教材,以世界为课程,以小博大,见微知著。

    以中华文化为原点,沿着“物——器——道”三进阶,通过“问思辨”重返儿童的认知世界,在天地万物之间穿越,让万物在孩子们的心中活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机缘巧合,把钱锋老师主编的《虫鸟之灵》收入囊中,好开心。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三)《经典阅读》为孩子一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刘发建老师的《经典阅读,为生命奠基》,介绍了他的“名家经典阅读周” 微课程。

    所谓“名家经典阅读周”就是一周的语文课,全部用来学习同一位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名家经典阅读周,充分发挥了“例子”的作用。

    1、在快节奏的时代,唯有阅读让我们静下来,慢下来。

    2、文学让坚硬的心变得柔软。

    3、最好的德育,是阅读。

    4、不读书的语文老师,没办法丰富心灵、滋养人性。……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一句句质朴深刻的话语,一个个实操性极强的案例,细数落花,缓寻芳草,让我看到了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内心的丰盈与坚守。

    (四)《交际语境下写作教学课程重构》开启作文教学广阔天地

    张祖庆老师的讲座从王阳明先生的名言开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与汝一同明白起来。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交际语境下写作教学课程重构》,就如同一朵色彩明亮的花,它回答了“儿童写作是什么,儿童写作为什么,儿童写作怎么做”这三个终极问题。

    明确指出作文就是曾经精彩活着的证明。

    儿童写作,为童年存档,留住自己思想慢慢成熟的轨迹。

    写作,可以创造精彩的生活。

    《语文课标》对于作文的定义是,为了表达自我和与人的交流。

    因此,要从写作源头去追问,添加语境,有明确的读者意识。

    写出真实、通达、恳挚、高尚的好作文。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祖庆老师很MAN,他不仅课讲得好,身材管理也蛮严格,每天坚持跑步,还能在溪石上凌波微步,给异地的另一个活动做直播。

    他带来的书比较少,他在微信群里挑选了一部分留言作者,当主持人读到我的名字,我几乎兴奋地跳起来。

    拿到祖庆老师亲笔签名的《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厚厚的一大本,极有分量,感觉自己真是赚到了!

    (五)《一个课程的诞生》揭开课程的前世今生

    陈金铭老师,别称阿牛。他以一贯幽默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一个课程的诞生》,从什么是课程,课程的分类,完整的课程,“班班有读”案例等方面细数课程的来龙去脉。

    他认为课程要从触发学生的痛点开始生成。

    完整的课程包括:标准(理念),教材,练习册(资料),教案,课件,作业等方面。

    主张“团队价值”的阿牛老师,头脑灵活,他有一个强大的课程研发团队。

    窃以为他的“快哉学堂”更注重把课程当成产品,采用动力机制+教学内容+运营体系,达到精准定位,多渠道推广的作用,来实现课程价值的最大化。

    (六)《对课与诗教》见证不老初心

    之前,由于孤陋寡闻,对丁慈矿老师知之甚少。听了他的《对课与诗教》,切身感受到他的语言魅力及临场的感染力,顿时路转粉。

    晚餐时间到了,学员们意犹未尽,依然大呼:丁老,继续!

    丁老讲小学语文教学的返本开新;

    讲汉语是世界上最灵活的语言;

    讲夸张、双关、顶真、回文……在学员中间掀起一次次头脑风暴;

    讲他刚刚当上老师时,在黄浦江畔的一所小学任教,有一次给学生讲了一个对联故事,受到学生的喜爱。

    从此,不忘初心,为汉字之美、中文之妙深深陶醉。

    爱读书、爱思考的丁老不仅致力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而且是上海写作学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理事。

    从教以来,一直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读读抄抄,抄抄读读,边读边抄,边抄边读”这十六字箴言不仅适用于教学,也适用于每一个人。

    “时代要快,我们要慢点。”

    我深深地记住了丁老的这句话。

    朝乾夕愓夜无眠

    弟子: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以上是王阳明与弟子的对话,其中“人须在事上磨”是特别能打动人心的一句话。

    这个“在事上磨”的功夫是很多人的瓶颈,对于我这个懒癌患者也不例外。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从第四天开始,我们就分属不同导师的团队,开始真刀真枪地操练起来。非常幸运地我被分到了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团队。

    责任心极强的钱老师利用半天时间给我们做了更详尽的通识性报告,并且温柔而坚定地问我们:“你们还参加下午的游学吗?”

    于是,大家心知肚明地同时选择了不去,放弃了唯一一次山村游学的好机会,闷在第七会议室做课程,我们以亲身行动对课程做最真挚的告白!

    在未经具体的事之前,知识性和经验都停留于观念层面,是潜在的异己的,尚未唤醒的;

    惟有经过事的检验,人的观念才会受到触动,才会对哪些道理尚不透彻,哪些信息与做事并不相干有清醒的认知,才会去更富针对性地读书学习。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天的报告听得我热血沸腾,感觉自己也听得明明白白。可是一落地,我就见识了“知行合一”的困难。

    好在自己虽然懒惰,却并不是惧怕困难的人。

    合作学习、不懂就问、深入思考、不惜气力是我学习的法宝。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我们“柳韵组”的课程主题是“杨柳依依”,两天朝乾夕愓挑灯夜战,籍由课程设计,众多的第一次在这两天完成,可谓收获颇丰。

    第一次在海报上画出完整的思维导图,虽然美观不足,但是内容详实;

    第一次按照“物——器——道”理清了“杨柳”的本我、功用、人文的众多关联;

    第一次与来自广州、衢州、台州、上海的小伙伴们合作,对自身及同伴的天性有了全新的解读,理解了每个人有不同的天性,在合作中,应该分别对待,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事情;

    第一次见识了那么多有才华的人,两相对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听取他们的汇报中,久违的精神饥饿感回归,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更加丰富;

    第一次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导师和同仁展示课程设计,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像一只笨拙的企鹅,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始终把这枚课程之“蛋”放在温暖地带孵化,一路向前。

    云程发轫皆可期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但课程找不到比你好

    课程建设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设计是教师的核心能力。

    作为驱动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引擎,我区教文体局始终高瞻远瞩,用课程意识取代教学意识,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发展本位转变。

    这与我区教文体局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坚持统筹规划、开放多元、融合创新的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本次研学之旅,由教文体局刘局长和教研室王主任亲自带领,是我区课程建设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青山翠竹环抱、溪水潺潺浸润的香泉湾,我们带回来一粒种子。

    那些名师的智慧,那些课程的特色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而这些,想要快速的复制都是不可信的,唯有把它播种在自己脚下的土壤中,与在地性知识和经验对接。

    在提高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上下功夫,方能道阻且长行将至,云程发轫皆可期!

    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2018.7.3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754653f6239:拜读N遍。姐姐文笔精彩绝伦,佩服之至!看到你的介绍既有如临亲历的幸运,又有不得真传的羡慕。为你的学习热情和收获满满而感动!我的女神,永远粉你!!!
        灰灰菜的夏天:@岸芷汀兰_2734 写的不如你夸的好,因为你的喜欢而欢喜。

      本文标题:问道课程,此心光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g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