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内在小孩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从出生以后的每个阶段,比如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他的发展任务,而这个发展任务就是以解决那个阶段的危机为主。
婴儿期——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危机
幼儿期——自主性与羞耻、怀疑危机
学前期——主动性与内疚感的危机
学龄期——勤奋与自卑的危机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
以刚出生的婴儿为例,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其实是很舒服的,有妈妈的子宫承载着他,保护着他,子宫里温暖湿润,比较安静,要吃有吃,要睡就睡,要排泄就排泄。可是,当他离开妈妈的子宫,来到这个陌生的、嘈杂的、空荡的、冰冷的世界上,孩子是有恐惧感的,这个世界上的人事物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刚出生的孩子不是说马上想去认识这个世界,马上想去认识谁是我爸妈,而是他在感知周围的环境,就像我们一个人去了一个很陌生的地方一样,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冲击力的,他会感觉恐惧,不舒服,他最大的恐惧是“我能活下去吗?”为了排解这种恐惧,他就用哭来表达。如果有人及时地抱起他,温柔地安抚他,孩子就会感觉到像在妈妈的子宫里那样被包裹着,他的恐惧就消解了。
所以,对于不会说,不会走,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来说,他完全地需要成人的照顾。如果他一哭,成人就及时赶过来,及时满足他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这个婴儿就会产生感觉:“诶~,我一哭,就有人马上过来。”他就会很满足,很欣喜,他就会更加充分地利用他的哭去积极表达他的需求。渐渐地,他对周围的环境熟悉了,对周围的人也熟悉了,感觉到很安全,我能活下去,于是,他就产生了对人、对世界的基本信任。这就完成了这个阶段的成长任务。
所以,婴儿的基本信任,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被人灌输教会的,而是靠他自己的感觉(我饿了——用哭表达——及时被满足),渐渐地由感觉产生的认知(哭就能解决问题啊),再渐渐地(我是被他们爱被他们无条件接纳的——我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周围的人和环境是安全的,是可信任的)。
这种基本信任感就建立起来了,同时也建立起了孩子的生存安全感,以及孩子对自我形成了最基本的感觉——我是被爱的、被接纳的、我很重要。
我用婴儿期为例,来解读了这个阶段要解决的危机有多重要,同时也要知道如何解决危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父母最主要的是要满足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当孩子有了某种需求,用他可以用的方式向父母表达出来了,可是父母非但没有满足,反而还数落训斥了他,孩子会产生失望的情绪,甚至大点的孩子还会有羞耻感,不配感。如果他在越来越多的事情上无能为力,没有办法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慢慢地他的失望会变成无望,进而演变成绝望,这份绝望的累积也会形成创伤。
因此,我们要学会对孩子的身体情绪做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情绪是孩子内心状况最好的外在呈现。
我记得我在几岁的时候,年龄很小,有一次我听到外面有人叫卖“三分钱的冰棍”,我突然就很想吃,就跟我妈妈说:“妈,我想买冰棍吃。”我妈立刻说:“买什么买,小姑娘家家的,怎么就知道吃!”那个当下,我有失望,不满,还有羞愧,打那以后,我好像再没有轻易开口要东西了,好像开不了口,也好像觉得自己不配。
这个事件是过去了,但我过了那么多年还记得,尤其是那些感觉,每次想起来心里就不舒服,那些感觉好像又重新体验了一下。再好好想想,产生的那些感受给我的影响才更深远。那些失望绝望,会拉开我与父母的距离,会让我对他们产生不信任感,我会觉得他们不会那么轻易甚至不会答应或满足我的需求,我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配提要求。这种不配感不只是发生在我和父母之间,也会蔓延至其他关系中。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是成人了,而且是经过学习之后才懂得的。我们跟别人的关系问题,有些问题根源反应的是跟自己的关系、跟父母的关系的问题。我有不配感,有无资格感,才不敢直接地提出正当的需求,所以只能自己委屈喽,或者希望别人能主动来满足喽……如果想解决问题,那我只有靠我自己的力量去修复内在的创伤。
可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能够多学习一点教育知识,给孩子减少创伤,或孩子有了创伤,父母也能知道如何帮助孩子,那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