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叙事,叙思(2024.2.17)

叙事,叙思(2024.2.17)

作者: 梧桐雨_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23:41 被阅读0次

    昨晚准备看书的时候,突然头晕的厉害,还想呕吐。可能是有点感冒了,于是在10点左右就睡下了。今天早上就补看了早上共读的内容,晚上又听了一遍大家交流的内容,对共读的这一部分内容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刘广文老师首先就说了,要看到第四章《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文化意识》,与第三章、五章一起都是分析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潜层面”,也就是课程取向、文化意识和知识状况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影响。

    第一节是《“文化意识”概说》主要讲了什么是“文化”“文化意识”,讲文化意识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关注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以及实施中的文化意识冲突问题”。并明确接下来从古与今、中与西两个侧面分别考察“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和“对话理论”以及与之相连的“感受性阅读”的问题。

    第二节《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这一节又有三个内容,分别是“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在共读时着重讨论了第二个问题,这里的“整体感知”是指以诵读为主的“整体直觉”的阅读方式,与我们教学环节中的“整体感知”环节不是一个概念。重点明确了两个结论:一不是全部的课文都适宜“整体感知(把握)”,比如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适合,但是现代的科技文、议论文必须有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也就是之前讲的“解读者”的姿态等。二是整体感知不等行整知、把握整篇课文,字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感知(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来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

    今天还和朋友一起去了洋陂搞野炊,说是野炊,其实是在一个学校旧址,现在是村委会的地方,在那里包饺子、煮火锅等,大人在忙活吃的,孩子在追逐打闹,无不快活。正如今天看的一篇公号,假期就是休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完全放下工作、学习,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休息,无需为无所事事而愧疚。

    今天在情绪上容易激动,为一点点小事而激动,不能理性下来,是那种控制不了的那种,我估计是身体原因。总有得理不饶人、理直就一定要气壮的感觉。事后我知道这是很要不得的,可是却很难改过来。特别是对家人。

    先察觉、直面自己的这一缺点吧,再慢慢地接纳,最后才能慢慢地修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叙事,叙思(2024.2.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yu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