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内卷呈现一种趋势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读书是一定要做的,因为读书破万“卷”。
值得开心的是,桑桑姐的朝华读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新增加了很多有趣的人,她们是妈妈,是职场的中坚力量,是孩子的玩伴,也是自己人生的建筑师。
喜欢阅读的人,不会过分耽溺于某一件事情上,因为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同理,遇到那些生命中遭遇的不美好情绪,总能在适当的时间里及时抽身。这是读书培养的“体质”。
我们这次阅读的书籍是《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之前读过两遍,算上这次是第三遍。即使如此,对它的好感丝毫没有减弱。
这不是讲管理时间的工具书。它从另一个角度教会我们如何从源头去看待时间管理。解决人的心智问题便是头等大事。
正如书中开篇就表明立场:它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我把心智理解为类似查理芒格提到的思维模型。譬如本书作者在第二章现实里谈到的几个点:速成绝无可能;交换才是硬道理;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这几点不难理解,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常做着与此背道而驰的事情。譬如书中提到的完美永不存在。作者这样写道:
于是,各式各样的症状就出现了: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纸上谈兵……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有时候,有些人会故意这样做,尽管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借口。他们把这个借口说出来的时候真个掷地有声: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然而,这可能是装出来的。人就是这样,装的久了,就装的像了;装的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而这当然会影响之后的决定和行为。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老师提到关于学霸和学渣的理论。学渣大多内心自诩聪明,学什么都觉得应该一学就会,所以一旦学习遇到阻碍就容易放弃,他们无法忍受自尊心受挫,这便是完美主义作祟;学霸不一样,学霸会把每一次阻碍当成自己的老师,他们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去深耕。
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去理解自以为“懂”的道理,更理智的去看待头脑里的那些想法。诚如作者所言,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破除头脑里的那些错误认知,就是心智打开的第一步。
这世上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保持成长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