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起买《巨婴国》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买书的初衷是当时太无聊,恰好很多大V都在推荐这本书就买了。第一次翻开它是有一个阶段极其焦虑、压抑,整日被负面情绪缠身,因为《巨婴国》是一本心理类书籍,当时想或许里面能有科学的方法治愈焦虑,带着这种极强的目的性读了不到20页我就随手一扔搁置了,直到考研结束闲的发慌的时候才再次被“宠幸”了。现在想来第一次读不下去的原因有两个:1.带着负面情绪去读一本书本身自己是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到平静理性的。2.《巨婴国》的内容与缓解焦虑没有关系,带着主观臆测和极强的目的性,结果当然是——失望。以至于后来失去了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和勇气。
《巨婴国》这本书现在已经下架了,具体原因不清楚,我想可能是因为笔者对传统孝道的解构吧。若要追究这是一本好书还是坏书或者这本书究竟有没有可读性意义不大或者说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书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此,任何书本里都可能存在让读者难以接受的观点,而读书的意义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暂时允许自己从笔者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维度看问题或许能让读者有新的收获。阅读时机械地摘录一些句子,对作者盲目崇拜,或者一遇到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就抛弃对读本从此置之不理的态度都是不正常的。阅读的精髓在于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目前已经读了近百页,我想还是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0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名著《卡拉玛佐夫兄弟》中有如下一段对话:
哥哥问弟弟: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令整个世界得救,那么,这可以做么?
弟弟犹豫了一会儿,小声但坚定地回答说:不可以!
这才是个人主义真正的精髓——不得以任何集体的任何名义侵占个人的利益。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拥有个人主义的人往往被羞耻感淹没。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化认为,利己和个人主义意味着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体主义则意味着自我牺牲和奉献。这个逻辑具体到生活中就形成了我要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进入到家庭层面就是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一切都为了孩子。结果一代为了下一代而活,下一代又为了下一代而活,一环扣一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每一代人都没有为自己而活,都没有很好地创造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很少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让这种固化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1.集体主义仅仅是我自愿为集体奉献,但集体不能强求我奉献。2.公众不再将个人主义认为是可耻的。
02.“分裂”与“偏执”
“分裂”即这个世界一分为二,好和坏是不能并存的。“偏执”即这个世界只有好或只有坏的存在,并且我是好的。按照精神分析,3个月前的婴儿都处于偏执分裂的精神病状态。
然而,成年人很多仍然保留有某些早期婴儿的心理。比如我们在中间开始看一部影视作品时,总会不自觉地问看过的人某一个出场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蒋勋在解读红楼梦的时候提到过儒家的思想是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但人常常处在善恶之间,经过环境的影响在善恶之间摆动。
分裂和偏执会使人看待任何事物都是单面的,非黑即白,灰色地带往往被忽视。恐惧被否认,遇到一件事,无法接纳,突然整个人格心理都碎掉了,然后,对原来讨厌的东西要么丢掉,重建要么放进来,重建。后者是成长,成长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需要不断地让自己碎掉,放进来曾无法接纳的或其他陌生的新东西,然后独自收拾破碎的残局,重建自己。
巨婴03.真相与假象
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小时候,作者家里有一本《说岳全传》,里面的岳飞,出生后三天,就遭遇水灾,父亲遇难,母亲独自将他抚养成人。并且,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这成了一个图腾般的意象,掩盖了岳飞父亲的所有光芒。岳飞的父亲岳和,富有、善良、被邻里爱戴,给岳飞请了多位老师教岳飞书法与文化,请了周侗教岳飞武艺,金兵来犯又激励岳飞退敌报国,在岳飞成人后才去世。但作者很长时间不知道岳飞是被父母共同抚养成人的,并且有一次在微博上探讨这件事时,作者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岳飞有父亲。
这个例子让我细思极恐。在信息几乎炸裂的时代,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及时,讽刺的是却很少能看到一些真的东西,往往一个被人营销出来的假象出来以后,一大批又一大批的“人民群众”蜂拥而上,迫不及待地要行使自己不太用负责的话语权。有时候,真的怀疑自己相信了那么久的观念其实是假的。(说明:作者的本意是举例论证中国文化都在找妈的实质,这里只是陈述自己在看到这个例子时的思考)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