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到中唐,韦应物是个耀眼的角色。在大唐这个中国历史巅峰时期,他不仅演绎了从“长安恶少”到勤政爱民的地方官浪子回头的传奇,而且由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皇家侍卫华丽转身成青史留名的诗人,与爱酒爱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合称为“陶韦”,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并称为“韦柳”,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为“王孟韦柳”。奇也!
韦应物的自叙诗七言歌行《温泉行》和《逢杨开府》,让后人看到了一个世家高门恶少的在伴随着安史之乱的前身后世,他的人生际遇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在《温泉行》中,他诉说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落魄:“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到如今,蹭蹬失势,如蛟龙失却了风云之助,身穿弊裘,身骑瘦马,浪迹江湖,差一点就要冻饿而死,幸而遇到一位好客的主人款待收留他。不禁感慨繁华易逝,风光不再。
今读他最为人称道的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和五言古律《寄全椒山中道士》。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山水诗名篇,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莺儿。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春潮、春雨、野渡、小舟,抒发了诗人当时的矛盾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犹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故水急舟横。
关于此诗是单纯写景还是有微言大义,历代诗家多有争论,我觉得叶嘉莹先生说的精到:韦诗会透过耳目的感受给你某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很具体,这正是韦应物诗作的一个特色。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初读此诗,乍看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全诗语言平淡,只是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泛泛写来,却有一种空灵、一种恬淡的韵味。此诗四联,共为四组画面,分属两个时空,一是郡斋中以诗人为中心的画面;一是山中以友人为中心的画面,画面交替,产生了类奇特效果,颇得诗家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又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其诗以“恬淡高远,云淡风轻”的隐逸之风著称。韦应物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一个世家阔少,经历了什么才能最终抵达“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的化境,让后世唏嘘。
(这篇不知为什么被锁定,今天再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