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是有魔力的。存在于认知之外的,虽然客观上确实存在,但对于个体而言,却又是不存在的。
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当你对世界了解的越少时,你往往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多;而当你的了解越多时,却又常常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换言之,你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同时也就会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
乍听上去似乎有些矛盾,但这才关于认知的最大真实。这就好像,当一个人面前放着一杯水,且以为这就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杯水时,那么他会觉得自己是富足的;而当一个人拥有一条小溪,同时了解到世界上存在一片汪洋大海,那么自然会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十分有限。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朋友跟我说了一个颜色,我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脑海中将它勾勒出来。不是因为色弱或色盲,仅仅是因为不知道、不了解——这就是认知边际造成的局限。
和朋友L走在大街上时,每路过一个广告牌,我最多是看看广告内容,而L经常会停下来,仔细观看、触摸广告牌的材质,分析安装得是否到位。于我而言,广告牌就只是图面、文字而已,而那些所谓的材质、发光或不发光的差别,却是不存在的。
与爱花的朋友一起走进公园,我眼中看到的是“树木”、“红色的花”、“粉色的花”,而朋友看到的却是月季、玫瑰和许许多多我叫不上来的名字。正因为了解,这些不同名字的花,对于朋友而言是各个不同的,而于我,则统统都是“花花草草”而已。
难怪说,有时候命名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没有一个细致的名字,那些不同物品或抽象事物之间细微的差别,就无法得以揭示,而那些因细微不同才得以存在的物品,也仿佛就不存在了一样。
还以颜色举例。如对于各种不同的红色,我们若没有水红、玫红、粉红、大红、正红、西瓜红等等细致的名字,那这些红色对于我们而言可能就仅仅是一种颜色(红色)。再如各个品种的狗,对于不了解的人而言,街上见到的任何一只或大或小的狗,都只有这一个名字而已,不会有吉娃娃、金毛、哈士奇、藏獒等的区别。
经过了人类世世代代智慧的累积,现如今,各个领域的知识已经各自细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且一个领域和另一个领域之间的区别,并不会比人类和猿猴的区别小很多。古人在学习中,还有“皓首穷经”的可能,而现在,在浩瀚如烟的知识海洋面前,人穷其一生,即使再勤学不倦,可能也只是从这汪洋大海中汲取一朵小小浪花罢了。
正因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无际,我们才应抛弃“一”字型认知习惯,致力于形成“1”字型的认知,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自己愿意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东西,拼劲全力,在社会这个大大的袋子上面,狠狠扎出一角,并通过这个努力扎出的小孔,绽放自己独有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