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曾国藩
曾国藩:从“庸人”向“圣人”的蜕变

曾国藩:从“庸人”向“圣人”的蜕变

作者: 传香亭 | 来源:发表于2020-11-05 10:02 被阅读0次
    不到西天誓不返

    在《为何想要立世成事之人都应该读懂他》当中说曾国藩给我们普通人最大的启示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和自我完善,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另外曾国藩特别值得佩服的一点,是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真正的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让每次挫折都变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那我们要聊曾国藩,就从他的人生第一大堑和他人生的第一道关口说起。

    人生第一大堑

    年少时曾国藩和我们这些现代人也差不多,我们要经历的人生第一关是高考,而对于曾国藩就是科举,同样都是考试。这是当时清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想要出人头地的话,就必须要闯过这一关。

    话说道光12年,也就是1832年,在湖南的湘乡县,一对父子早早出门赶考。父亲名叫曾麟书,当时43岁,儿子22岁,名叫曾国藩。

    这一天父子两人并肩赶考秀才,我国古代科举制分三步,秀才、举人和进士。秀才是最低级的功名,也是最好考的。

    但是这对父子却是屡考不中,这已经是曾麟书第17次赴考,年过40,头发都考白了都没考上。而儿子曾国藩也是接连落第,这是他第6次参考。

    考完发榜的这一天一大早,两人就满怀期待的去看榜。这一次,曾麟书的大名赫然写在榜上。实在是大喜过望,老曾家已经500多年没有出过秀才了。而曾国藩呢?他找来找去榜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第6次落榜。

    但是在榜单边上还有一个告示,上面倒是发现了他自己的名字。原来曾国藩被学台悬牌批责,也就是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给点名批评了。每次考完之后,考官都会挑几篇范文出来,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而曾国藩这次的考卷被当做了“文理欠通”的反面典型拿出来公示。这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这等于让曾国藩在全省都出名,丢脸丢大了。

    这次“悬牌批责”对曾国藩的刺激非常大,是一次奇耻大辱,他自认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大堑。

    知耻后勇

    回家之后,全家都在操办父亲的庆功宴,而曾国藩则一头就钻进了书房,再也不出来了,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考试经历,他要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老曾家的基因确实一般,上天并没有给曾国藩一个与自己雄心相匹配的大脑。要解决其间的差距,只有通过自己超常的努力了。

    不过呢,也不能再重复老路用蛮力了,需要寻求改变,那主考官说我文理不通,怎么个不通法呢?曾国藩把自己历年来的考卷和那些范文放在一起逐一比对,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

    他发现自己写的东西过于拘谨,重于细节,但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那么接下来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一年的反思和针对练习,曾国藩打通了之前16年苦读都没有打通的关节。这次“悬牌批责”成了曾国藩科举之路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年,他第七次赴考,终于考中。这一下老曾家算是扬眉吐气了,他考中秀才和自己的老父亲可不一样,曾麟书已经43岁了,这只能算是获得了一个荣誉性的结尾。而曾国藩还有大把的时间考举人和进士。

    中了秀才之后的第二年,曾国藩就跑到长沙参加举人考试,结果一考即中。同年11月,他就兴冲冲的赴京赶考,看看能不能来一个三联捷。考进士可比秀才举人要困难得多了。全国每年都才能出100多个进士,当时进士占人口的比例是百万分之0.48。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万中无一。

    所以考进士除了实力之外,真的需要运气。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终生都有没能打通科举之路,比如说晚清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左宗棠就是这样。

    曾国藩这次并没有一次考中,后来到了1838年,曾国藩28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当时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8岁,曾国藩整整年轻了10岁,这已经算是年少有为了。

    中了进士之后,他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是为了从进士当中选拔人才进翰林院。这次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道光皇帝亲自阅卷,非常喜欢曾国藩的文章,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第二名,钦点翰林。

    到这里,曾国藩在仕途上已经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

    消息传回老家,整个湘乡县都沸腾了,出了个翰林,这是全省的大事儿。老曾家一下子就从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顶端的官宦人家。就和《儒林外传》中的范进中举一模一样,一时间前来攀附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都来送钱送礼物,嘘寒问暖。湘乡县令都亲自来曾家拜访,和曾国藩的弟弟称兄道弟,把酒言欢。

    “尚拙”的人生哲学

    你看,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强化了他“越挫越勇”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99%的人都走不通的科举之路,可见后天的努力远远比天分更加的重要。

    曾国藩的学习方式非常的笨拙。父亲要求他,读不懂上一句就不看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翻开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所以才会有上篇文中所说的那个小偷的笑话。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为将来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曾国藩考秀才考了7次,但是之后考举人和进士都很顺利,完全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功底。“悬牌批责”让曾国藩开了窍之后,就一顺百顺。相反那些逞小聪明,不肯下笨功夫的人,必定是走不远的。所以,“笨拙”起步看起来慢,但是只要他有一个加速度在,往后则会越走越快。这就像是盖房子一样,地基决定了最终房子的高度。

    曾国藩发现笨拙是有笨拙的好处的。

    首先,笨拙的人更加虚心,更愿意低头付出。其次,他们从小受到的挫折就多,抗打击能力也就会更强。最后,笨拙的人不会投机取巧,所以做事情不容易留下死角。

    这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就是崇尚笨拙。

    现在的人都尚巧,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越好。而曾国藩则完全不同,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既然自己天生钝拙,那我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都不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

    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后来他带兵打仗也是讲究6字真言“结硬寨,打呆仗”,从来不用奇谋巧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这种方式正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看起来迟钝,实则锋利。也如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看上去简单笨拙,其实呢?大气厚重,所向披靡。

    这是曾国藩一生的成功秘诀,也是他经常向别人谈及的道理。正如上期节目我们所说的,曾国藩是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笨的一个,但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个,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而左宗棠和李鸿章都远不如他,其中一个关键的差别,就是他们都缺乏曾国藩的“尚拙”精神。

    自卑与焦虑

    道光20年,也就是1840年,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京官生涯。

    翰林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衙门,不仅是一个政府机构,他也是一个学院。翰林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读书养望,在这里进一步的深造,以备他日大用。所以他们都不以官员自居,而是以学者的身份自重,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掌院大学士,也不称之为长官,而称老师。

    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是从7品,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副处级研究员,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朝廷做一些调研,起草各种文件,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所以经常会和皇帝以及各部尚书也就是各部的部长一类的高级大臣打交道。

    曾国藩28岁就中进士,点翰林,确实是少年得志,很了不起,这也让他自己也有点聛睨一世的感觉。但是到了北京不久之后,他却陷入到了深深的自卑当中。

    因为翰林院就像是今天的北大清华一样,里面都是天之骄子,集中了当时全国精英中的精英。曾国藩在这些同僚们身上发现了一种气质,与自己之前在湖南所结识的读书人完全不同。这种气质就叫做学者风范或者大儒气质。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乡下人,一口难懂的方言,长相和穿着都充满了乡土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并非出身文人世家,所以他从小到大所读的书全部都是些应试教材,为了考试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八股文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就更谈不上什么学术修养了,所以与其他人相比,曾国藩也难免自惭形秽。

    到北京之前,曾国藩唯一的追求就是功名富贵,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在他的脑海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进了翰林院之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学术,什么叫做心性之学,才发现原来的自己是这么的鄙陋。

    当他在学习明代的大儒王阳明的时候,书中有这样一则记录,说王阳明年少时问自己的私塾老师:“什么事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老师回答说:“那当然就是读书做官啊。”王阳明不以为然说:“恐怕科举仕途上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而读书学做圣贤才是。”

    后来王阳明考进士,也经过两次落第。落榜的人肯普遍都会觉得羞愧,而王阳明却说:“大家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后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为耻。”

    读到了这些,曾国藩才猛然觉得自己与古往圣贤相比,他的视野是多么的狭窄,境界有多么低劣。

    还不仅如此,曾国藩也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身上有不少的臭毛病,性格上有缺陷。

    第一是浮躁,耐不性子。

    曾国藩留给我们后人的印象是性格厚重而富有耐性,他年轻的时候可完全不是这样的,他非常的爱交朋友,开派对。

    翰林官员是非常清闲的,一个月就初一、十五上两天班,打个卡,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的,主要就是用来读书学习精进自己。刚当上翰林的进士,就很像我们刚进大学校园一样,感觉连呼吸都是自由的,开始放飞自我,打游戏,谈恋爱,蹦迪,泡吧。那这样虚度光阴,用来学习的时间自然就非常少了。

    当时曾国藩还有个爱好就是爱看杀人。他就住在城南菜市口附近,当时那里是刑场,所以曾国藩隔三差五就呼朋唤友去凑热闹。所以不沉稳,浮躁是他的第一个毛病。

    第二个毛病是傲慢,修养不好,脾气大。

    前面不是说曾国藩好交朋友嘛,其中最要好的几个朋友都说曾国藩非常的傲慢,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散发出傲慢之气。因为修养不好,脾气暴躁。到北京头几天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有一次和自己的一个同乡官员,一言不合大吵了起来,指着对方鼻子破口大骂,甚至还问候了对方的家人。事后曾国藩也是后悔不已,这种行为实在太有辱斯文了。

    第三个毛病是虚伪。

    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儿,谁在社交场合不说点场面话,漂亮话,给别人点赞呢?但是曾国藩反思自己的时候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毛病。

    最后一点,曾国藩认为自己最大的毛病是好色,这必须要改。不是说他整日沉迷眠花宿柳,而只是爱看美女。

    这其实说起来蛮可笑的,血气方刚的年纪,多看几眼美女也算是本能反应吧。

    有一次,曾国藩得知朋友纳了一个小妾,非常漂亮,就找了个借口去朋友家拜访,然后再三强迫人家把小妾领出来给他看看。见到了小妾之后,曾国藩还调笑了几句。他后来在日记中也是对此觉得羞愧难当。

    你看曾国藩的这些性格缺陷,心浮气躁、自我管理能力差,脾气暴躁、傲慢、虚伪再加上好色,可以说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的缺点和毛病,非常的普遍。

    做“圣人”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这些毛病的呢?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完善欲望最强烈的时候,在30岁这一而立之年,这是曾国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在这一年他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志要成为一个“圣人”。

    什么叫做圣人呢?

    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不灭成为佛,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解脱生死成为仙,儒家学说给自己的信徒的最高目标就是成圣。而且每个人都有圣人之质,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对社会可以安邦治国,造福于民,而自己也可以立德立功立言,万世不朽。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设计当中,人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经常都拿出来说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再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人的目标是在满足了一个层级之后不断的向上攀升的。而曾国藩的终身之志是要成为圣人,是直接把目标确立在了自我实现这一层级,志向极其的远大。

    脱胎换骨的开始:记日记

    那具体怎么做呢?一点都不复杂,就是写日记。在立志之前,曾国藩也记日记,但是完全不一样。第一点是之前的断断续续,不连贯,而之后他坚持每天都记。

    其实能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的人极少。我们看到很多大人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像蒋介石,还有胡适,鲁迅,这些人写日记都是坚持了一辈子。比如说鲁迅,鲁迅日记的最后一篇是1936年10月18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因为他第二天就去世了。可见每天写日记是非常锻炼人的恒心和毅力的。

    其次,大多数人包括之前的曾国藩,日记就是记流水账,路上看见个美女,去谁家吃了顿饭。不是这样的,日记最大的作用在于每天反省自己。

    曾国藩立志之后,把写日记当做了一件大事儿,写日记要用楷体,以一种诚敬的心态,毕恭毕敬的写。他通过每天的日记不断的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反省。

    比如之前我们说的他和同乡官员吵架,问候人家父母这件事儿。他就记到了日记里,然后进行分析,这件事情虽然两个人都有责任,但是想要做圣人,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曾国藩撂下笔,马上就去向对方道歉。对方也非常的感动,本来我们两个都有错,可人家曾国藩主动登门道歉,于是两个人把酒言欢,冰释前嫌。

    对于戒色,曾国藩也是下了苦功夫,一旦在大街上多看了哪个美女一眼,动了心,起了念,就在日记里就要记下来,斥责自己一番。甚至他对自己的夫妻之事都战战兢兢,对“色欲”的恐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别的底色,人们认为纵欲是伐其根本的事情,会让身体急速衰落。所以对夫妻之事曾国藩都是能免就免。

    他有一天的日记中说,自己早上起来读书,到了中午人欲横炽,不能自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于是骂自己是简直禽兽一样。

    所以我们看到,圣人的标准实在是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分钟都展开对自己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可谓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啊。

    曾国藩为了坚持下来,还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把自己的日记拿给朋友们传阅点评,就像是每天发个朋友圈,把对自己的反思和立志要做的事情都写到朋友圈里面,让朋友们点赞评论的同时也监督自己的行为。

    个人的意志力都有极限的,所以需要借助朋友的监督这个外力来帮助约束自己。就好比一根基因不是很好的竹子,如果让他自己生长,可能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竹林里面,和周围的竹子一起竞争阳光,他自己也会长得笔直。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师友夹持。

    就这样,通过记日记,曾国藩的气质与习惯一天天的发生变化。

    最重要的品质:“有恒”

    在学圣人的道路上,他取得的第一项成功就是把烟给戒了。很多人都会说戒烟那还不简单?我一年要戒好几十次呢。说明这真实一件起心动念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很困难的事情。曾国藩发誓说从今天起,我再吸一口烟就天打雷劈。结果从此之后,他一辈子都没再摸过烟具。

    成功戒烟给了曾国藩极大的信心,他以为只要继续这样做,就可以迅速改掉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是过了几个月之后他发现,戒烟不过是成圣之路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其他事情要困难得多得多。

    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和反省,再犯错再反省,不断的重蹈覆辙,也不断的日省月修。曾国藩自己也意识到,改变自身性格上的缺点,并不像是戒除嗜好一样的容易。要戒烟只要不在碰烟具就行了,而性格上的缺点是深植在人的本性之中的,是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想要把他找出来并剔除掉是非常之困难的。

    所以学做圣人是一个终生的事业,那些根深蒂固的缺点和毛病,通过一段时间的猛火煮是无济于事的,他需要用很长的时间不断反复的去提醒和修正,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被慢慢的化解。

    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而最最重要的关键是不能放弃。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最推重的品质是“有恒”。他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脚步。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生到死,他都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

    即便到他62岁,早已功成名就的时候,翻开他的日记,依然是充满了自责自省,与30岁立志做圣人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就叫做几十年如一日,他用30天的时间戒掉了烟,然后用三十年的时间来戒掉其他的毛病。

    在一次次的反复磨炼中,曾国藩做事越来越有毅力,接人待物也越来越厚重、周到和真诚。他的品质也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也越来越远。

    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怠慢。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的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的成熟。

    等我们一起回顾完曾国藩的一生你会发现,立志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往往是我们无法自知的,曾国藩对此认识极深。他说立志就如同打地基,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壮观的生命殿堂。

    曾国藩立志高远要做圣人,这是他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这个远大的志向,驱使他一生都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从“庸人”向“圣人”的蜕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rm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