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随笔

作者: 我的笔名叫乘凉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0:35 被阅读46次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

                              ——《围城》人民文化出版社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个寒碜的孙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她脱下太阳眼镜,合上对着出神的书,小心翼翼地握住了孩子的手腕,免得在自己衣服上乱擦,问他道:“爸爸呢?”小孩子不回答,睁大了眼,向苏小姐“波!波!”吹唾沫,学餐室里养的金鱼吹气泡。苏小姐慌得松了手,掏出手帕来自卫。

                              ——《围城》人民文化出版社

    方鸿渐盘算一下,想爱尔兰人无疑在捣鬼,自己买张假文凭回去哄人,岂非也成了骗子?可是——记着,方鸿渐进过哲学系的——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

                              ——《围城》人民文化出版社

      在高中有读过杨绛的《我们仨》,没记错的话还读过《钱钟书文集》。所以,对钱钟书也算不上是很陌生。不过,一直没有读《围城》。不是没有《围城》这本书,而是百无聊赖中随手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没想到,到大学却又对《围城》来了兴趣。如此一来,算是有了一段不解之缘了。

     

    其实,读过钱钟书的一些文字,总觉得有一些乏味、觉得有些硬。可是读过《围城》一部分,才发现钱钟书的文字,还是挺有味的。估计,那时候静不下心来,读得索然无味吧。到了大学,世界变得喧嚣,反而内心更多了几番宁静,当然还是逃不脱迷茫的。

     

    第一段摘抄的是书中描写的环境场面。“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读着读着,我脑子里冒出王湾“海日生残夜”的诗句和画面。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仿佛把这一段文字放在整个故事的开头,就预示着这个故事有很多的起伏。然而,我也没看完,我只能期待着。读书和生活都需要一点点的期待的,不是么?

    第二段摘抄的是书中描写的人物场景。我想读下这一段话,“苏小姐”给人留有的映像无疑是厌恶的。我也是这样,我也觉得这个“苏小姐”真是无可救药。然而故事还在继续,永远不要以一个角度去判断一个人。我在后面的阅读中,后悔“以貌取人”。

    第三段,我觉得是比较有趣的一段描写。我只能这样说,这很符合钱钟书的风格。无论是开玩笑式地调皮讽刺,还是这种信手拈来地引例。《围城》很吸引我的地方,这也是其一。我特别喜欢这种无限类比的讽刺,觉得特别滑稽可笑,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已经走近《围城》,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fm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