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一思诗文集简书原创谈古论今
人人可以成圣,但能不能是另外一回事

人人可以成圣,但能不能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9-26 07:00 被阅读0次

    无论如何,大多数人都认为人是善良的,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认知。或者人们至少会说,人心向善。我们很难承认自己的本性是恶的,这种认知是不是本身就是某种“恶”呢?这其实夹杂着我们太多的情感成分,是对荀子性恶论的一种误解。

    当荀子说“人之性恶”的时候,他并无丝毫主观判断的成分,更无贬低人格的意思,荀子只是对人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没有夹杂任何的情绪和不满,更不是愤世嫉俗。

    荀子在“人之性恶”这个判断的前提上,得出了一个美好的结论:“人人可以成圣!”所以,“人之性恶”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判断。

    10 礼义是可以被认识,也可以被执行的,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荀子提出,只要遵从圣王之道,奉行礼义,那么人人可以成为士人君子,甚至成为圣人。于是,就有人问荀子:“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这话怎么讲?”

    荀子回答,大禹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禹那样的人,是因为他能奉行仁义,遵守规范和正道。这就关系到这些道理和行为能否人人可知,人人能做的问题。实际上,普通人都具备这方面的认识潜质,都具备这方面的执行能力,所以,普通人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它们本质上是无法认知的,无法做到的,那么即使是大禹也无法懂得,无法做到。如果普通人本质上就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潜质和执行能力,那么,他们在家中就不应该懂得父慈子孝的礼义之道,在朝中不应该懂得君仁臣忠的行事准则。

    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普通人在家中都懂得父慈子孝的礼义之道,在朝中都懂得君仁臣忠的行事准则。因此普通人具备这方面的认识潜质和执行能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仁义之道可以被认识,规范正道可以被执行,另一方面,普通人都具备相应的认识潜质和执行能力,那么他们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也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普通人能够信奉礼义之道,把它作为学习的志向,专心致志,深入思考研究,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善行,那么他就能够与神明相通,与天地融为一体。所以,所谓圣人,就是普通人不断积累善行就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有人追问道:“不断积累善行就可以成为圣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荀子说,这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强迫他们去做。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小人不愿意做君子;君子可以成为小人,但君子不屑于做小人。小人和君子,未尝不可以相互转化,他们实际并没有相互转化,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做到,但我们不能强迫他们这样做。

    普通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人,这是肯定的;但普通人能否成为大禹那样的人,就不一定了。虽然结果未能成为大禹,这并不妨碍他可以成为大禹。步行可以走遍天下,但未必有人能步行走遍天下;士农工商未尝不可以相互改变职业,然而他们不一定能做到。

    由此看来,可以这样做,但未必能够做成。虽然没有做成,但不妨害可以做到。能不能与可以不可以,两者差别大了去了,不能把他们等同看待,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虽然人之性恶,但只要尊崇先王之道,奉行礼义,人人可以成圣。能否成为圣人,则取决于个人的志向和努力的程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可以成圣,但能不能是另外一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hv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