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理念是买股票的本质是买公司。投资是为了公司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投机。
查理·芒格所谓的“配得上”。你配得上不是因为你聪明,而是因为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你是参与了一件创造价值的事儿。这让你感到很踏实。这个,是投资的正道。
第二个理念是忽略市场的短期波动。市场并不能告诉你公司真正的价值,市场告诉你的只是当前公司股票的交易价格而已,而交易价格常常偏离价值。
第三个理念就是所谓“安全边际”。因为你对公司价值的估计具有不确定性,你一定要等到这家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远远*低于 —— 而不仅仅是“低于” —— 它的内在价值的时候再买。
巴菲特贡献的是第四条理念,“能力圈”。为了合理评估公司的价值,价值投资者必须是个通才,得从宏观到微观、从消费到科技什么都懂才行。你得深入分析纸面之下的东西、包括亲自前往这家公司做现场调研,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但人的能力终究都是有限的,你怎么可能真的什么都懂呢?所以巴菲特提出,钱是赚不完的,你不要指望什么钱都赚,你能理解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公司就行了 —— 但是千万别不懂装懂,莽撞行事。你得认清自己能力的边界。
价值投资这四条理念,用两个字就能概括:捡漏。大商家倒腾古董都是看差不多就买,买很多,高抛低吸频繁交易,有赚有赔追求一个总体的盈利。价值投资者的做法则是整天在潘家园逛古董摊,天天看天天问价,但是只看不买。非得等到有不懂行的把好东西当白菜卖的时候,才非常坚决、非常大手笔地出一次手。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如果今天的投资者还拿着《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作指导,就是刻舟求剑,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质”通常又没什么用。谁不知道捡漏好?你告诉我这种原则有啥用,你得告诉我哪有漏才行。世间的道理就是这样:有用的都会错,不会错的都没用。所以你要出来做事就会犯错,你要想不犯错就只剩下道德优越感。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上的东西?价值投资这个事儿也许能带给你四个教训。
第一,人生不是算法,学东西不能机械照搬。适合巴菲特的不一定适合你,你们的时间、地点、能力、特别是规模非常不一样。巴菲特能以股东身份直接干预一家公司的运营,巴菲特买股票有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都是你不可复制的。
第二,高手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他们会使用那些规律,而在于他们发现了那些规律。格雷厄姆了不起不是因为他是个“价值投资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价值投资这个行业。
巴菲特跟格雷厄姆不一样,李录跟巴菲特也不一样。历史最爱奖励的是那些发明自己的方法的人,而不是模仿别人的人。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不是那些高手的具体操作,而是他们“找到方法的方法”。
格雷厄姆这帮人找到了最适合当时股票市场,并且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 然后他们还要不断地更新。实践、实验、试错、总结、更新,这些方法之上的方法才是你应该学习的。
第三,尽管很多历史规律会变,但的确有些规律不会变。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是那些不变的东西。
具体投资方法都会变,但是人们面对金钱决策时候的贪婪和恐惧,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行为,人面对激励如何反应,这些是很难改变的人性。这是你可以直接学的。
其实我看各种历史故事最大的作用都不是直接用,而是能提高你的想象力。读书最好是一惊一乍:啊还有这种操作!到时候能想到各种操作的 possibility 就已经很好了,完了再考虑 probability。
第四个教训是考虑时间。越是遥远的历史,你就越是只能借鉴一些非常广义的、不具体的规律。如果你想利用一个具体的趋势,就只能参考近期的东西。
而这四个教训也都不是可直接操作的。你要非得说到底哪些规律会变哪些规律不会变,遥远到底是多远,我说不清。我认为你要是格雷厄姆,你自己知道怎么掌握那些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