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工具依赖症是怎么一步一步让我们变成弱鸡的

工具依赖症是怎么一步一步让我们变成弱鸡的

作者: 通通请回答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20:43 被阅读0次

自从我的ipad air被老妈当作追剧工具后,我基本就没怎么使用过它了。而且由于买的是一代的air,最基础版本只有16g的存储空间,到今天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对于一个把ipad当做移动生产工具的人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买新ipad的想法就一直酝酿在脑海中,我开始在微博、淘宝、闲鱼、贴吧、小红书各种地方浏览关于产品的推荐评测和使用心得。

小红书红的产品使用心得

当时盯上了2017版的ipad pro、还有2018版的廉价ipad,但是3月份苹果发布会可能会推出2019的新款ipad,所以无法立马下手,在这种毫无办法的等待中苦苦纠结到底应该买哪一款。

每天看各种大V和网友们的想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买2018廉价版,胜在性价比高,但是没有全贴合屏幕,书写体验不好,机子的芯片比较差;买2017版ipad pro,胜在全贴合屏幕,120hz的屏幕刷新率,书写体验流畅,还带有四个扬声器,但缺点就是价格有点小贵,为这些东西付出更高的代价值得么?

微博网友的购买想法

结果在开发布会前苹果居然提前公布了新款的ipad air!

2019款ipad air

马上就能提前买到新款ipad把我高兴坏了,新款的价格比2017旧款的ipad pro便宜,比2018版的廉价ipad性能更好。

但很快,我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纠结。

包括不仅局限于以下:

新款的ipad air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扬声器也只有2个,相当于2017版ipad pro的阉割版,屏幕刷新率对书写体验有多大影响?

2017版ipad air的芯片是A11X,而新款的ipad air 是A12,都说买新不买旧,苹果经常更新同以后就更加耗电和卡,对老机型支持不太友好,所以是不是该买新的?

买来学习用,只要能写就好了吧,那就买2018廉价版?但是想要画画、看剧的时候用起来又怕不舒服。

要是有钱,就直接上11寸的ipad pro了,归根结底还是穷。

好像美亚上买ipad pro价格和新款ipad air价格差不多,这样好像买ipad pro又更划算一点。

突然发现原来官网有卖翻新机,而且价格很便宜,质保还有一年,那不如买翻新机吧,但是官方居然没货了,去闲鱼看看。

发现闲鱼又有官换机,质保的天数不多,但很多好像相当于是新机,可闲鱼万一翻车怎么办?再看看B站up主的评测好了。

……

最终,纠结了半天之后,我入手了2017款的ipad pro,机子到手后又开始安装各种软件,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心力憔悴……

ipad最终软件安装完成后界面

为了让电脑端的onenote和移动端资料同步,我又研究了好久,从购买决策到准备好使用前前后后至少花了好几周的时间。

3月份入手ipad直到现在,我真正在ipad上用来看书学习、使用apple pencil做笔记的时间还并不久,如果不是因为ipad本身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这个时候它可能已经放在角落吃灰了。

后来有一次去逛街的时候,经过苹果专卖店,我进去使用了一下ipad air,就书写体验来说,我其实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大的差别。

之前纠结的那些问题,比如双扬声器会影响观影体验,A12的芯片性能更牛逼,在我实际使用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不能说之前的纠结毫无作用,但相比于实际应用来说,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纠结在用什么工具上这件事,而对于工具本身的利用上基本上处于战五渣水平,一旦拥有,很容易把它打入冷宫。

学画画,纠结于用procreat还是medibang;做笔记用有道云还是onenote等等之类的问题会层出不穷。

真正的问题是实践中碰到的,而我们的臆想却将问题无限的偏移和放大。

我们被商家营销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新颖的概念所吸引,在如今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情况下,又给了我们太多选择,于是反而使得真正从实际出发的购买决策变得难以实现,剁手不仅消耗了我们的钱包,更损耗了我们的心智。

并且许多营销号非常喜欢做一些工具集合盘点类的内容,这种内容往往收藏和转发率特别高,包括我自己在看这些信息的时候都忍不住的想要收藏,但实际利用率可能不足1%,于是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垃圾。

很显然,大部分人都拥有一种工具依赖症,仿佛用了这个工具就可以天下无敌,但总是在追逐“拥有更多”,而不是“深度利用”。

我在买ipad的时候搜索内容的时候,发现等待新款ipad的用户里有很一批人是考研党,他们也称自己叫“等等党”,会用“等等党的胜利”来形容对新款ipad的喜爱。

购买ipad的考研党

固然ipad作为移动生产工具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便捷,可以将资料放进一个轻薄的平板里,不用带厚重的课本去课堂,也能直接在资料里手写笔记,无疑是一种效率利器。

但拥有它就能让一个人考研成功么?

“”只要…,就能…。”

“等到…,就好了。”

这种单一归因的潜意识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心智中,但就像我之前买ipad的纠结,只会蹉跎时光,损耗心智。

等你实际拥有了ipad,考研路上的那些坑坑绊绊依然会重新出现在你的眼前。重点不是有没有ipad,而是你记住了多少单词,专业书本到底看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回答出来。

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你始终就只是个战五渣。

金庸小说中的绝顶高手独孤求败,书里有一句话这么描述他:

四十岁后,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的强大不在于外物,而在于自身,无论是神兵利器,还是草木竹石头都能成为他的武器。

对于考研这件事也一样,重点在于自身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能力到家,无论你是用纸质书还是ipad,区别并不会特别大。

有网友在网上调侃,长得帅,穿什么都帅;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本质更加重要。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工具的追求,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幻想,却无法在关键问题上雪中送炭。

如果不能利用工具,只是追求拥有,我们就只是工具和欲望的奴隶,你是想被工具操纵,还是当自己的主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具依赖症是怎么一步一步让我们变成弱鸡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or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