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最多的鸡汤就是各种励志小段子,其中传递的信息主要就是:金钱是通往幸福的手段。故事的梗概一般不外乎:没钱没势的贫穷小青年,经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打败了别人,获得事业成功,带着全家脱贫,由此获得幸福,也可以背得起LV,下得起高级宾馆,没事飞到地球另一端旅游的故事。
我们不去评价这类故事究竟是真是假,若说假,必定有真实的成分;若说真,恐怕也不是全部的事实,也就是通常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若认真你便输了。因而评价真假,意义并不大。今天仅仅是凭借这类的励志故事,去一起聊聊“幸福”到底是什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
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
人的生活由2部分组成:物质、精神
人的生命层次有3层: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命问题。心理学里也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存问题,但凡能够正常工作者都能够解决,在现在的社会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已经不成问题,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已经没有生存之忧,所做的一切却还是都在解决生存问题——不断地赚钱、赚钱,继续赚钱。而赚到的钱是为了生存,则别无其他。这样的人生生存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生存,一切都是为了“物质”而努力。
生活问题,即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这一步也就涉及到了励志故事中,有了钱便可到处旅游以开阔视野;品茗识香,以修身养性等。总之就是让生活多一些爱好,多一些情调,多一些让精神愉悦的内容。这一层次的升级,也是励志故事为何可以传播更快的原因,即:进入上层社会,生活获得了掌控权,自我的优越感得到了满足。
生命问题,找到活着的意义,建立健康的生命品质。曾经看过很多的鸡汤,大多数都在宣言:为了自己精彩的活着,曾经我也努力用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可是每到夜深人静,恐慌感却再次袭来。我曾一次次问自己:“如果人生只是要精彩、为自己,那么待我死去,一切还能剩下什么?我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我相信这应该不止我自己一个人的困惑,在心理疾病日益普遍的今天,这个问题不是经常被我们提到风口浪尖吗?明星的抑郁自杀、身边人的心理问题……我们还要充耳不闻当做一切不存在吗?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忧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虽然表面的原因各种各样,可根源只有一个:就是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既然活着都没有什么可留恋的,那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从生存到生活,从生活到生命,物质所能做的,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改善生活条件,而生命质量乃至生命品质都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你,在关注什么呢?
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之后,精神又要安于何处呢?你的幸福定义是什么呢?你的幸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今天从5个方面聊聊“幸福”
——心灵创造幸福
1、逆境与幸福
工作、家庭、事业……,逆境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话题了。有人在逆境中沉沦,有人在逆境中崛起,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没有资源,没有斗志,不懂得奋斗吗?
NO!事实是:我们不了解世界的真相,因而努力错了方向。
佛法中有一句话特别形象:我们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害。比如说:别人骂你一句,第一支毒箭,是别人骂了你一句;第二支毒箭是你陷入愤怒怀恨之中。第二支毒箭往往比第一支毒箭持续的时间更久,毒性更强,而且这股力量来自于我们自己。
我们为何会被第一支毒箭所伤?因为我们有期待、有设定,并且执着于其中,不愿看到事实的真相。我们期待于感情天长地久、与亲人永远在一起,事业一帆风顺,他人永远对我们好……而逆境则是恰恰打破了这份期待,给予我们一份真相。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情绪ABC理论,A(事情),B(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C(带来的情绪),也就是说,让我们产生情绪、有困扰的其实是B(我们的看法),而不是A(事情),所以致力于解决B,改变自己的看法,方为解决之道。也就是一个认识真相的过程……
真相到底是什么?如何认识世界呢?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而我们却往往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之中,无法自拔。因缘因果也就是这个道理,而随缘,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在“缘”上积极努力,而不是沉迷于最后的“果”。随缘,其实是一种积极地生活方式,让我们面对逆境,要从自身开始,如何去改变它,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其实,逆境是我们改善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逆境同时也是打破我们内在永恒的期待,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真相——无常。世间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宇宙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关系有合有散。而这一切无常的规律则是“因缘因果”,创再好的条件,事情会逐渐变好;不懂得珍惜、感恩,创造不好的条件,好事也有可能变遭。这也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是老子曾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了解因缘因果,了解无常,更容易让我们学会接纳。面对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面对逆境也不会自怨自艾。认清真相才是真正走出逆境、积极生活的法宝。
2、幸福要有福报
或许很多人看到“福报”两个字,会产生“这个我们无法掌控”的感觉。我们经常把“福报”等同为“富贵、长寿”,却殊不知这只是其中的两部分而已。
我们常说“五福临门”,这五福就是我们所说的“福报”。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好死。其中,长寿、富贵,只是幸福的辅助因素,康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好德(提升自我的道德)和正确面对死亡,才是幸福的根本因素。但是我们却常常只是在为“富贵”去努力,而忽略了其他,我们不断地去追求物质,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最新款的衣服包包……,我们以为自己拥有了物质,可其实是物质占有了我们。这个问题现在也越来越被大家意识到,因而“断舍离”也逐渐被我们广泛关注。
康宁:即为身心安宁。每年“过劳死”总会登上新闻热点,我们努力地赚钱,却把健康搞没了,甚至于身体搞没了,进而没命去享受财富,不会休息,则没有健康。未来考量一个人能不能获得幸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会不会休息,有无休息能力。幸福,不单纯是物质的,也是身体的、心灵的。正如济群法师所说:身心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资。学会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学会管理自己的心,也是佛法修行非常重要的内容。
好德:(1)道德对于我们的生命有多大意义?道德也就是健康的心理,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会更容易开心,更容易感到幸福。而道德的实践就是在培养健康的心理,逐渐健康的心理在内心成长、强化,成为主导力量,也让我们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拥有健全的人格;(2)实践道德对于这个社会有多大的意义?依照道德准则去做事,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会跟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也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好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决定着福报能否可持续发展,不论是从内因还是外援,都非常重要。
善终:好死。学会正确的面对死亡,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课题。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逃避死亡,不敢去谈。面对死亡,我们总是尽力去“抢救”,用电击,身上插满管子等等,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这样的死亡算得上好死吗?他离开的时候不痛苦吗?医学上,会使用心跳、呼吸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死亡,可其实停止心跳之后,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离开自身,此刻挪动患者,对于患者的“痛”是平时的千倍万倍。有一位医生的朋友对我说,他一直觉得科学检测并不是万能的,当患者在医学判断标准上死亡之后,他们能够感觉到对方还没有离开,直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人体是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医学检测不到。在中国面临两大问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临终关怀,也是我们急需要去关注的领域。
如何培养福报?应当多种福田。(1)恩田,也就是感恩心,对于我们的祖国、父母、自然、身边所有的一切;(2)敬田:恭敬心,对于三宝、宗教场所、所有有德行的人,都应当尊重;(3)悲田:慈悲心,慈是给予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从痛苦中走出来。做慈善仅仅就是捐钱吗?慈善有一个前提,有大爱之心,福报才能够从慈悲中产生。
3、幸福与认识有关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可真相是我们又都活在不同的小世界里——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认识中。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
本身我们自我的思维模式就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传统心理学更偏向于治疗,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积极心理学更偏向于发展正向的心理克服负面状态。而佛学的智慧则帮助我们摆脱错误的认识,建立正面的认识,积极地去看待世界,利用智慧去断除烦恼。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怀着慈悲心去看待他人,我们更容易看到对方的困苦,明了事情的因缘因果,产生同理心,明了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变;烦恼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于自己错误的认定,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也是想通的,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因而佛法其实也是东方的心理学。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烦恼?一方面是我们错误的认识了自己,也就是佛法中的我执。西方哲学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佛学参禅它其中要追问一句话“我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佛法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生命内在都有一盏智慧的明灯,都有觉性的智慧,只有找到真正地自己,才能彻底地摆脱烦恼。这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具有相同性。另外一方面,比如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我们有的时候会把财富看的很重,地位看的很重,事业看的很重,家庭看得很重,感情看的很重,进而活得很累,甚至会对它们产生一种过分的依赖、永恒的幻想。《金刚经》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一切现象,都是一种条件的假象,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因缘因果”。我们如果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之后,我们对这个现实的世界不会看的那么重,当然还是会积极地去追求,但是不会那么执著。我们即便一帆风顺时,也不会太累,遭遇挫折时它对我们的伤害也不会太大。
幸福的头号杀手是烦恼,智慧是烦恼的头号杀手,有了智慧就可以断除烦恼,有了智慧那我们才能真正过幸福的人生。
4、幸福与欲望
幸福与需求欲望有关,幸福与欲望的满足有关。
今天的人最常见的状态是“累”,一方面是社会的整体大环境攀比、竞争,促进着我们的欲望;地铁上、马路上最常见的是低头族,身边手机、电视、电脑,各种电子产品环绕,我们的大脑何时得到了休息?忙,也是“心亡”,使我们无法真正得到休息。另外一方面,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意味着我们的依赖越来越多,生命也就不再独立,当依赖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担心没有安全感。
生存成本越来越多,幸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对待欲望,是幸福的关键问题。
欲望分为三种:1、无记: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欲望,例如吃饭、睡觉……;2、不善的欲望;3、善法欲:社会的责任,以利他的心去做。少欲知足,获得幸福的成本也比较低。
5、幸福与内心
我们的内心是痛苦的根源,也是快乐的源头。内心有烦恼,比如贪婪、仇恨、焦虑、恐惧、嫉妒、自私这些东西,每一种心理产生活动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当我们内心没有烦恼时,就会很容易开心,观察我们自己的生活会发现,其实“幸福的感觉”与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佛法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觉悟的潜质,都有佛性,佛性它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它是指我们凡夫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事实上佛法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个生命的本质它是自由的,快乐的,因为我们生命的内在在迷惑和烦恼的背后还具有觉悟的潜质,而这个觉悟的潜质,它是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制造自由,喜悦,宁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源源不断的产生快乐。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其中“你自己”,并不是指真实的你,而是指你内心的烦恼。我们需要意识到哪些烦恼是我们的敌人,哪些健康的心理、善的念头是我们的朋友,进而去发展哪些积极地、正向的心理,不断地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为我们的人生制造幸福和快乐,为社会带来安定和和谐。
认识自己,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内在有哪些正向的心理,哪些负面的心理。什么代表佛陀?佛菩萨是我们佛教修行所要向往的目标,作为佛菩萨的这种人格的成就,他有什么特点,佛陀的品质有三种功德,第一种就是断德,就是断除的功德;第二种就是智德,就是智慧的功德;第三种是悲德,是慈悲的功德;佛教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三种病毒(贪嗔痴)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由这三种病毒衍生出来的,修行要解决的就是贪嗔痴,所以佛教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另外一方面,佛教修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成就我们智慧和慈悲,这两种良性品质。
真正的幸福代表着一种生命的存在,这个存在的事实就是来源于你生命的本质,它本身就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