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那些对留守儿童有误判的人,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理论。他们认为,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一定会变成问题儿童。他们忘了,像我们这一代人,父母都是双职工,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很少。放学之后,我们都是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回家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带孩子的任务向来是交给哥哥姐姐,父母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英国的贵族阶级曾经流行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或是由管家和家庭教师照看,父母从不参与对孩子的教育。一样缺乏父母的陪伴,为什么我们会把留守儿童单独挑出来当成社会问题呢?
———来源何帆《变量》
感:
之前自己也认为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似乎心理也默认了长大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也没有人跟自己说过,反正自己心理不自觉地就默认了。
也许自己有这样的认识与社会上的报道有关,某些报道中无意地放大了留守儿童将来更可能会成为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
也许自己也没思考过,若ta不是留守儿童,双职工的父母陪在ta身边的时间能有多少?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又能有多少?
思:
大多数新闻报道是放大了某种现象的负面行为的,也许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只占很小的比例,也许大多数问题儿童的成因也许并不在于留守。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类似的报道‘老人跌倒不扶’的现象,也许老人跌倒不扶的现象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媒体却无意中放大了这种负面的行为,扭曲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错误地认为‘老人跌倒不扶’是对的,从而导致了一连串消极行为观念。
如果报道中只是‘老人跌倒扶起来’这一美德的弘扬,也许就不那么吸引眼球了……
书中还说到: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孩子是要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他们更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地位。他们向同龄人学习得更多,对父母的建议只会择有用者而从之。老师之所以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是老师,还因为他们是‘孩子部落’的‘酋长’,他们能影响‘孩子部落’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
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认为是全对的,也不能是全错的,但至少给我们新增加了一种思考方式,以便能更快地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