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图画的叙事性
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即便是童谣、童诗也具有明显的故事性。为了让儿童了解绘本的信息,需要用图画把故事讲好。
有些绘本如写实故事绘本的图画,需要尽可能是图画与文字故事相互生成达到最大化,否则就极其容易变成对文字内容的说明性呈现。
另外,图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语言,需要有节奏。绘本全文不能一直以统一的节奏叙述全部故事,如《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中,绘本前半部分大雄一直向右走去寻找帽子,但中间一页大熊坐下来回忆,这时故事的节奏就发生了变化。之后,大熊开始往回跑,大熊行进的方向也从右变成左,故事叙述的节奏也发生了变化,让阅读者感受到不同的故事节奏感和张力。
绘本图画的表意性
绘本的图画不仅要讲故事,而且要把故事的意义、内涵表现出来。表意性就是示意性的图画所具有的的功能。
※通过构图变化表意
绘本的图画是设计性的,构图的设计就具有表意功能。《吃掉你的豌豆》中妈妈的许诺越来越不现实,于是妈妈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小,随之孩子的形象则越来越大。这种画面上的大小形象反差,暗示两人立场优势的变化,从妈妈转移到孩子。
※用视觉意象表意
画面中视觉元素随之故事的推进逐渐发生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故事的演绎。《小牛的春天》中就是由画面中四季转换,表现小牛的长大,故事中的思想就是通过画面所构成的视觉意象表达出来的。
※用色彩表意
在不同的绘本故事中,绘本中的色彩承载着不同的传情达意的功能。如《遇见春天》绘本中,随着小女孩的出现,绘本从黑白色变成了彩色,这与小熊对春天的了解和知识的认知产生了链接。故事中随着色彩越来越浓烈,春天之意越来越浓厚。《内德的运气怎么这么好》中则用黑白、彩色的交替变化,表示“倒霉”和“幸运”的转换。也从另一方面表达思想——乐观、快乐会使生活充满色彩。
绘本图画的隐喻性
图画这一媒介有形象性、直观性的长处,表达意义时又有隐藏性,这种隐藏性会产生隐喻性,深化绘本的艺术内涵。
《好饿的小蛇》是对“儿童崇拜”这一精神的表达,儿童的生命力无所不能,最了不起。故事最后小蛇吞掉了整颗苹果树,也传达着儿童拥有强大生命力这一信息。《爷爷一定有办法》不断变小的毯子,象征着慢慢减少的童年的相关东西,但这些东西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生活在地下的小老鼠日益丰富的生活环境)呈现,也象征潜意识中对童年天真本性的保留。
故事的表象每个阅读者都可以读到,但透过表象解读出故事背后的隐喻性,则需要阅读者根据绘本的画面信息,同时结合文本给定的信息,有联系性的推断出一种思想、一种结果、一种解读。这就是阅读要做的事。
总结:绘本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绘本的文字和图画是互相活化的关系。绘本的图画与影视图像、连环画、漫画、美术作品不同,它更具有叙事、表意和隐喻等功能,通过构图变化、视觉意象、色彩变化等表达主题、讲述故事,产生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