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知灼见大学生活想法
越长大越无耻?——谈谈羞耻心

越长大越无耻?——谈谈羞耻心

作者: 牛粪茶壶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01:04 被阅读56次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强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羞耻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小时候我们光屁屁满街跑,不觉得羞耻,个人意识没有觉醒的时候,好像并没有羞耻心。后来被父母教育有了男女意识,慢慢有了自尊心,再后来有了道德感,随着知羞耻,知轻重,知礼仪等人慢慢成熟了。从这个角度看,羞耻心好像是后天教育习得的“分别心”,原始蒙昧状态似乎更关注自我,只有社会人才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别,形成对错观、羞耻感、道德律。

    群友虎三认为,羞耻心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认识到自我残缺的本能反应(与生俱来)。它本质不是后天的,后天只是激发了它,所谓的道德约束是因为有了好的标准,因为人人都是残缺不完美的,所以在人为标杆下是会触发残缺自识从而激发羞耻心的。羞耻心的逐渐淡化源于在面对自己残缺的认识在发生变化,当自己在不断的弥补残缺,或者圆满或者逐渐适应并放弃修补。而不耻反以为荣就是后者的体现。

    或者进一步,人的本能是追求完美的。羞耻心就是人追求完美和自身残缺的一种自然矛盾。是本能的一种反应。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羞耻心就越强。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在内心深处,我觉得一定是这样的。小孩没有羞耻心,不是没有教导或者知识,而是因为没有觉醒对自己的认识。我一直在想,圣经里为什么说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反而开始要穿衣服变得知道羞耻了,就是因为智慧让他们意识到了,自身是极度残缺的。

    再引申一步讲,如果追求完美就是人类特有的本能,那么恋爱就容易解释了。在人际关系中,最吸引人也最深刻的一种关系,就是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因为男对女,女对男,都是认识自己残缺的最直观体现,人的本能就是想弥补这种残缺。所以男女关系最深刻,两个陌生的人可以建立下一代的血缘关系。人所有的活动,无论主观非主观,都源于缺陷(不完美),从基本的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都是在弥补自己的过程。

    虎三用“自我补足”解释羞耻心,视角别出心裁,推理也很周整。但仔细推敲发现一些现象仍无法解释,如果“个人追求完美和自身残缺的矛盾”是羞耻的根源,推出“缺陷”导致“羞耻”,只能解释因对比形成的差异化情境。非差异化情境是否存在?比如父母告诉我们不能光屁股,露出敏感区会感到羞耻,这种情况不是因为意识到“缺陷”或追求完美。又如男孩子在厕所看到对方生殖器比较大,并不会羞耻,而是嫉妒。想摸女孩的美腿,对自己的想法感到羞耻,这种道德情境,也不是意识“自我缺陷”,因为恋爱不羞耻,而侵犯他人羞耻。

    所以我认为深入思考羞耻的来源很重要,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完美,产生的情绪不一定是“羞耻”,在特定情境下才有羞耻感。自己没有对象,不一定羞耻,在父母亲朋数落或对比时会感觉“丢人”。自己没才没钱不一定羞耻,没别人长得高跑得快也不一定羞耻……羞耻一定是自己认为错了,或别人认为你错的情境下的一种自我体验。是你在社会范畴中,自我之外的他人、社会、道德等对个人的审判或约束造成的压力,或自我在与他人、社会、道德律等对比中,对自我的一种高要求与现实落差形成的矛盾。

    比如婚内出轨,内心有时候会愧疚,面对爱人家人时有羞愧感,这种就是自我的高要求未达到的自责或外界的压力。这个高要求不是对“缺陷”的弥补,更多是欲望的不满足引起的私欲。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羞耻感的目的指向,它是我错了,我不如,我没注意等自我否定的,是否意味着要“提升自我”获得完美?大多不是,大多产生的情绪时自责(对内攻击)、恐惧(外在压力,外在攻击),当然有一部分羞耻心是指向进步的,意识到自我补足,开始主动追求完美。因为很多情境是个人不注意情况造成的后果,这和自我缺陷无关。

    再往下分析,羞耻情绪的来源到底是啥?个人追求完美更像是羞耻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我认为,确实可以用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解释羞耻——恐惧。人们害怕缺陷,害怕犯错,害怕别人侵犯自己,所有的羞耻心,无论是差异造成的缺陷,或违背道德的审判,都是对外在差异或压力的恐惧心理。裸露身体羞耻是怕外人侵犯或侵犯他人,违背道德受外人审判,是对方(外界)在侵犯自我。所以,羞耻的本质是个人错误(缺点)与社会常态(道德)差异造成的,对他人无理侵犯的自责,或他人(社会)对自我审判的恐惧。

    我们受到的教育是通过道德约束自我,无意侵犯了别人我们会自责,故意或无意犯了错,我们会愧疚,小时候怕父母或老师批评,大了之后怕道德律审判,本质都是恐惧作祟。羞耻心有几种表现,一是主动侵犯了别人,发现了别人的私密,打扰了对方的好事,偷了对方东西,影响了对方心情,意淫等等,本质是怕对方责骂,表现为内心惶恐自责。二是被动侵犯,无心犯错,怕连带责任,怕对方或道德审判,对内仍表现为自我攻击的自责。羞愧是对外的恐惧形成的对内攻击,是对人性私有化和领地意识的捍卫。

    按照这种解释,随着个人发展,能力提高羞耻心会下降,因为恐惧减少。能力越强,看得越透彻,心态越平和,羞耻心越小。个人武力的提升会增加自我安全感,个人会超越弱小时期的某些恐惧,甚至变得具有攻击性,开始具有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是私欲扩大化,扩大个人领域,占有更多资源,一旦不怕对方报复,羞耻就没有了。个人武力的超越是国家层面的战争,弱小时对个体的侵犯尚且羞耻,强大的国家侵略一般只有利益,不再羞耻。

    人们阅历丰富,可以承担责任,做事是目的明确能力足够,知道行动带来的后果(知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时潜在的误解、审判、责骂提前洞悉(未知的猜测才恐惧),并从心理早已接受,行动变成自动自觉的理性行为,可以预料并承担后果,认为本应如此,这很正常,没啥了不起,所以不恐惧了。经验越丰富,个人境界越高,对男女之事、荣辱兴退、成败与否、地位高低越不在意,随着自我超越,个人甚至凌驾道德之上,不再唯道德标准,更重视自我感受和内心律,强到极限,个人变成上帝,凌驾一切,无挂碍无恐惧,故无羞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长大越无耻?——谈谈羞耻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v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