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和童谣密不可分,童谣是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童谣的童年是黑白的。
每一个地方的童谣,除了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共同特征外,都必定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成为宝妈后,我经常会给孩子念童谣。那些出现在书籍里的童谣,无疑都是很好的。但心里总觉得欠了那么一点儿味儿,就像美味的食物少加了一点盐一样。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些童谣缺少了我赖以生存的乡土气,缺少了它们融入骨血的“原生态”。
于是第一次想把我的童年童谣记录下来,它们可能粗俗,不雅,难登大雅之堂,但就是这样的下里巴人文化滋养了无数的“我”,滋养了生长在那里的祖祖辈辈。它们充满了黑色幽默,凝结了我们的生存智慧。
此刻,我的耳边似乎又清晰的回响着那些清脆的童谣声,跨越三十年的时空它们扑面而来,气味香醇。
吃(一)好七(吃)佬儿
好七佬儿
卖灯草
卖到河里狗子袄(咬)
小狗子袄不赢
大狗子光点儿(帮着)袄
这是专门唱吃货的童谣。碰见有小孩儿老是要吃这要吃那,其他人就会带着戏谑的心态唱这首童谣戏弄他/她。那小孩儿往往羞愧难当就不会再要吃的了。
小孩儿有了吃的就笑,没有吃的就哭。下面这一首童谣俏皮的表达了小孩儿脸色的变化无常。
哭
(二)好哭佬儿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撵着麻雀儿屙泡尿
嘣咚嘣咚好热闹
这首童谣虽然是戏谑小孩儿爱哭,但一般唱出来对方往往会破涕为笑。
由哭转笑,也算是功德一件。
还有一首童谣,使用范围会比较宽泛一点。既可以羞羞别人爱哭也可以羞羞别人做了什么害臊的事,比如尿床或者尿裤子。
羞羞
(三)不怕拐(羞)
不怕拐的羞羞
脸上挂坨猪油
猪油八斤半
看你怎么办?
唱这首童谣的时候,往往要配合手势。可以将一只手的食指屈起来,在脸颊上做上下刮擦的动作,表示羞羞。一边唱一边做。对方往往会被唱的恼羞成怒,反而要虚张声势跟唱的人没完。
这唱的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羞羞别人尿床的事,下面还有一首歌谣更具体更贴切。
尿床
(四)婪尿(尿床)狗
婪尿狗
下(去)汉口
带个刀子割屁沟(股)
那个时候看到谁家晾晒了被褥,白白的棉絮上一块深深的水渍印记,就知道有人尿床了。捉弄的心思顿起,直唱的小孩儿躲进家里不敢出来。
打屁
(五)点卯歌
叮叮梆梆
柴火烧香
有人打屁
闻到臭气
臭气开花
必定是他/她
点卯歌的使用,主要是想从团体内选一个人去执行某事,但大家都不愿意,就只好用点卯歌来决定。大家站成一排,点一个人唱一个字,循环点数,直至最后一个“他/她”字落在谁身上任务就由谁去执行。
这大概相当于随机选择,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点到谁,谁就去,不许耍赖。
新姑娘儿
(六)新姑娘儿(新娘)
新姑娘儿
走大路
半边屁沟在外头
这首童谣大概是最早的性启蒙教育。选择新娘为对象,大概是因为她们初为人妇,大家对她们充满神秘好奇,于是就用这种方式去调笑接近她们。
这首童谣主要是男孩儿在唱,女孩儿因为害羞是坚决不会吭声的。
我们那儿有种虫的别名也叫“新姑娘儿”,所以夏天有小孩儿看到这种虫,也会唱起这首童谣。
·推磨儿
(七)推磨儿
推个磨儿
揍(做)个粑
带的去接嘎嘎(外婆)
嘎嘎杀个大公鸡
(小孩儿的名字)吃了滚回起(去)!
妈妈抱着宝贝坐上膝盖,扶着宝贝的胳膊儿摇摇晃晃的唱这首看望外婆的童谣,宝贝就会被逗的哈哈大笑。
外婆永远是慈爱的象征,爱着我们,给我们准备最好吃的东西。
狗子
(八)人无脸
人无脸 树无皮
狗子无脸叉屎七(吃)
这首童谣用对比讽刺的辛辣手法来反衬有些人的不良行为,形象生动之余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首关于拖拉机的童谣。
拖拉机
(九)拖拉机
拖拉机
上坡要人推
一推推到坎子埃儿里起(去)
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拖拉机可以算是乡村里最先进的运输及交通工具了。孩子们喜爱它,便用这种相左的情感手法来幽默表达。
乡村童谣,没有文字记载,单凭口耳相传。或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它们终有一天必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纵然激不起一丝涟漪,至少它们也曾绽放了全部的生活价值,绚烂了我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