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孤独|米兰•昆德拉《相遇》

作者: Dilyzer | 来源:发表于2016-07-05 22:57 被阅读419次
    HELENA PEREZ GARCIA

    按米兰·昆德拉的说法,相遇的意思是:石火、电光、偶然。

    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耳边总会萦绕几个词:存在、生命、死亡、媚俗、历史、偶然……这是他一贯的语气和叙述主题。与它们相遇,总感觉自己置身于一股无形的洪流中,被推着,与他的思想相遇,碰撞,石火,电光。

    “和我的思考以及回忆相遇;和我的旧主题(存在的与美学的)还有我的旧爱相遇……”和以往的作品一样,《相遇》也是一部探讨美学理念的作品。昆德拉横跨了半个世纪,绘画,音乐,小说等,尽收眼底。涉及面之广、思考之深,让读者不断在其中相遇惊喜。此书的台湾译者尉迟秀评价昆德拉的作品时曾用一个有趣的词汇——昆腔。的确,昆德拉有自己的腔调,他的笔触有自己的腔调,他以自己贯有的腔调为我们剖开事物表象看到本质的美和意义。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画家突兀暴烈的手势:论弗朗西斯·培根”、“小说:存在的探测器”、“黑名单或向阿纳托尔·法郎士致敬的嬉游曲”、“完全传承之梦”和“美丽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昆德拉把众多领域的作品集结成册,不是偶然或随意为之,其中的艺术共通性是最直接的意义。通读全书,可以用伊桑·霍克的一句话来概括:“艺术家的任务就是特立独行。如果你不再特立独行,你就会沦为可口可乐。”而昆德拉所探讨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个性,还有个体在群体中的独立性。

    BY  Francis Bacon

    看过培根一些画作,多是扭曲的脸庞,每一个都蕴藏着不同的性格。就像昆德拉所说:“他不想被归类,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落入刻板的印象中。他会把线索弄乱,让那些想要将他的作品意义化约为刻板悲观主义的专家们摸不着头绪。”在这个时代,“专家”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大众热衷于评论,而关注的眼光越多,所受的束缚也就越多。我们的时代集体趋向性越明显,便越少人驻足思考个性与自我的问题。培根说“我们都是肉”,每次去肉铺他都惊讶挂在上面的是动物而不是自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正因为人的群体性把自身特殊化,集体认同,所以动物低人一等,任人宰割。“事实通常会被集体属性这片纱给蒙蔽。因为集体的梦想、兴奋、计划、幻想、斗争、利益、宗教、意识形态、激情,让我们什么也看不到。”看清事实的人很少,也因此变得难能可贵。“连结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是同一个主题:随时离去的时光,老年,每一条路都通往它。”我喜欢昆德拉的笔调,深沉但不沉重,并且真实、透彻。

    昆德拉喜欢揭示事物最本质的样子,像把一朵层层叠叠的花朵剥剩一个花蕊。昆德拉作品几大主题之一—死亡,是人类最本质的归宿,但又是人类最不敢面对的事实。书中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即昆德拉评价小说《从一个城堡,另一个城堡》,其中记录塞利纳看一只狗死亡说的一段话:“噢,我看过许多临终的画面……这里……那里……各处……可都远不及这如此美丽、低调……忠诚的画面……妨碍人类临终的,是排场……毕竟人始终都在舞台上……”昆德拉对这段话深有感触。人类最不敢赤裸裸地去面对的,就是死亡。所以用各种排场、仪式,去掩饰这种恐惧和懦弱。“死亡总是被当作某种英雄式的事情……”在战争中,疾病中,人们不敢直面逝去的生命,所以用各种各样的排场,以“致敬”的名义,去面对死亡。“追忆,纪念,致上悲悯之意,是的,我明白。可是致敬?在一个疾病里,有什么要庆祝、要崇拜的东西吗?疾病是一种功绩吗?”昆德拉在此表现出对“排场”的反感,对塞利纳的赞许。人类所要反思的,不是以更多样的手段、方式去构造怎样的未来,而是怎样回归本质,找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妨碍人类临终的,是排场。”昆德拉能从一部作品中提取、品味出一句如此震撼的话,也体现出他与众不同的鉴赏能力。

    有些时候,昆德拉像一把手术刀,猝不及防地剖开表象,直探内里。昆德拉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来论述人类某一僵化行为——笑。昆德拉称那些不是出于幽默的笑为“滑稽理由的滑稽缺席”。并举了三个例子:三个女孩“满脸奉承样”地边笑边听叶甫盖尼·巴甫洛维奇讲逗趣故事;梅诗金公爵在等阿格拉雅时睡着了,阿格拉雅路过长椅发出笑声把他故意吵醒以示不满;还有一个笑像复制品的青年。昆德拉抓住“笑”,剖开人类行为下的荒谬。不由得想起柏格森的一句话:“在人这样活生生的生命上看到如同机械一般僵化的行为。”毕竟人始终在舞台上。昆德拉在另一部作品《慢》中提到“舞蹈家”的概念。我们大都是舞蹈家,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了舞台,我们无法真实面对自己。

    Loneliness is like the moon.#photo by Dilyzer

    人是生而孤独的。因为孤独,所以得面对自己。伟大的艺术家甘于这份孤独,所以能够自省,通过作品去展现真实与虚幻。昆德拉说:“孤独宛如月亮,无人望见。”也正是如此,当孤独的心灵与孤独的作品相遇时,智慧留下了印记。这样的相遇,美丽至极。


    Hi,I'm Dilyzer.

    I love read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的孤独|米兰•昆德拉《相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tk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