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西安学习心得

2017西安学习心得

作者: Melody_e7f0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19:37 被阅读0次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18年秋季将全国使用新教材;广西作为最后一批,19年将实行新高考;前些年提“三维目标”,现在引入了“核心素养”。就英语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结和提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比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强调了思维品质。李时林老师的报告使我对新高考的备考深受启发。

    要知道如何备考就得了解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李老师提到“一体四层四翼”的概念。“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为什么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总的来说,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且终身发展的人。同时,高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选拔性考试,为大学输送需要的人才。“四层考查目标”(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方面要求”(怎么考)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由此可见,新高考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而学。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就我而言,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打算深入思考、研究后尝试应用在教学上。

    1、反复思考出题者的意图。每一题高考题背后都是有出题目的的,我们要深入钻研近几年的高考题,总结出题规律、核心考点,并且结合考纲以及课程标准,以便更好地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把它们融入。

    2、语言符合语境的恰当性。就语法的正确性而言,或许一个空可以有多个答案,但是语言讲求的是应用,我们要思考哪种更符合实际的语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强调语法结构而忽略情境。特别是在语法填空中,学生容易忽略意义以及情境,直接根据语法结构片面地进行判断,导致错误。除了引导学生注意语境外,还需要对学生在真是的语境中输入大量语言材料,以便形成他们自己的思维认知。

    3、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把话说出来,把话说对来,把话说全来。善于思考和表达,重逻辑,能够自圆其说。书面表达是一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容易忽略的,这对学生的素养来说又很重要。李老师提出了“133111方案”来进行练习,即1分钟读题,3分钟提纲,3分钟内容,1分钟总结,1分钟归纳,1分钟提问。思维的培养不再是问“是什么”,而要问“为什么”,过程及思考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4、教师对所提出的要求解释原因。李老师提到他的语文老师以前总是让他概括段落大意,但是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才领悟老师的意图,但是如果老师之前早点告诉他原因,他也不会迷茫这么多年,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让学生理解教师所提出要求背后的原因学生会更乐于接受,学习也会更主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上,要注意这一点,在上课前可以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逐一对照自己是否有达到这些目标了。

    5、引发学生的兴趣点。李老师提到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句话是否正确呢?他通过短跑和马拉松来类比孩子起跑线上的表现,很好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学习和成长是人生的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没必要在最开始的时候耗尽体力。教学也一样,不能把学生最开始的兴趣熄灭掉,而是点燃他们的兴趣点,做到可持续发展。一旦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便会主动来学习。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点。

    6、名校加大自主招生比例。根据北大十年跟踪,录取考试一类是校长实名保荐面试、二是自主招生前50%、三类是奥赛类各种竞赛的,第四类才是高考进来的。由此可见,自主招生是进入名校的一个主要途径,而我们偏远地区考生目前则依靠高考这座独木桥。这说明高考需要的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跟核心素养是一致的。因此,老师一方面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自主招生的信息。

    7、寻找中国文化与学科的切入点,注重文化在课堂的融入。“核心素养”其中包括了文化意识这一点,现在尤其注重我们的中华文化。例如: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是关于介绍唐诗;全国二卷的作文是关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全国三卷的作文是邀请外国友人参加乒乓球俱乐部(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以及一些相关词汇及表达。实际上,语言是人文学科,外语不仅是一门交流工具,更是为了解不同文化提供了机会,让学生从学习走向学习生活,从学习质量走向学习生活质量。日常教学中我也会有意识地根据当今社会热点设计课程,例如分别以“一带一路”政策,“极简”、“间隔年”的概念,如何做计划、复盘等话题来设计课程。这让学生了解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流文化,有了文化背景,做相关话题的阅读题便会简单得多,同时有意识地融入核心词汇,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词汇效率更高,这同时也融入了思想、行为教育,让学生从内心的认知得到改变,树立正确的三观。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个做法是非常成功的,今后继续完善。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王晶老师题为《经典阅读引导策略与行动》的报告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场令人感动的报告。一个学校没有阅读不能称其为名校,一个国家没有阅读,民族就没有后劲。所以,名校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这个学校的阅读量和阅读率。然而,目前我国国民的阅读量令人堪忧,无法静下心来读,读书的功利心太强,读书碎片化,没有感受到阅读之美……

    于是,三十八中的语文老师们开始研发新的阅读课程,主要包括读课外经典、读整本书、深度大量阅读、班级共读。新生入学前就把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高中是要大量阅读的,每周用三节课进行阅读,包括读前引导课、读中指导课和读后总结课。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自然在课后就愿意去阅读了。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技能,贯穿各个学科,于是,在心理学、数学、地理、历史等科目也开展了阅读课。而后,学生的成绩、素养以及精神面貌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阅读让他们一辈子受益。可见,一个课程触动了一些教师,一些教师带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感染到了一批学生,一批师生展开了一种阅读,一种阅读温暖了一个学校。

    这让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启发,现在学生对英语阅读也太过功利化,每次都是为了选一个正确答案而阅读,并没有感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快乐。今后英语阅读可适当增加点时事热点、经典读物的简读版、人物传记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西安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e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