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重视教育的时代,每一位家长全力以赴的争取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中国式的教育跟风:选学校、学区房、辅导班、家教等等应运而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每一位家长的头等大事。
只注重外在的优质资源,作为孩子的家长,你想过吗?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称职吗?
2大林夫妇在一家工厂打工,活又脏又累,但他俩是任劳任怨、省吃俭用,努力攒下靠辛辛苦苦挣来的每一分钱。
用他俩的话说,自己受了罪,绝不能再让孩子走这条路了,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便托关系找门路在当地进了一所最好的学校。
为了照顾孩子方便,他俩干催把原来住的房子卖掉又贷了些款,买了一套学校附近的学区房。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夫妻俩都会对孩子盘问一番,今天的课听得懂吗?作业会不会做呢?顺便还会附带一句,为了你的学习,爸妈可是下了血本了。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愿意听,慢慢的孩子便有了逆反心理。
孩子说:“有时爸妈的一句话像一座大山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他们越希望我学习成绩好,反而成绩越不理想”。
有一次,大林的孩子期未考试不及格,当大林夫妻知道后,恨恨地骂子孩子一顿:“养了你这个白眼狼,当父母的的容易吗,考的这点分对得起谁呢?”
用大林的话说:“我给了你最好的教育资源,你应该用学习回报这个家庭。”
然而,他那里知道,优秀的教育资源只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势利导。这才是关键的内在因素。
你只是单一的让孩子学习好,然后你应该想想:
1作为家长,你是否合格。
2教育资源和家长的正确教育那个更重要?
3你的教育方式能不能让孩子做直正的自己,从而健康成长?
家长不惜重金的教育投资不仅是孩子培养的重要一面,而作为一名合格家长的引势利导更是关键。
3家长以利益引诱孩子是一种教育畸形,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
有这么一些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只要这次考的好,爸爸会给你买你喜欢的东西”。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路边的摆摊阿姨在卖汉堡,周围围满了人。当他看到其它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买来的汉堡,心里不仅垂涎欲滴。
当他回家给爸爸说想买的时候,却得来的是:“你什么时候考班里前十,爸爸给你买”。
一次次的周测和月考,小明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当有一天他拿着自己写的成绩单:语文xx,数学xx,名次第五名出现在爸爸面前时,爸爸欣喜若狂,马上决定给小明买了一份汉堡。
后来证实,小明是撒了谎,分明是想买一份汉堡。
家长只是家长,利用手中掌握的财政大权而对孩子教育上的施压,只要你达到一种什么目标,便给予一种物质上的奖励。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做出这样的反应:1东西我不稀罕。2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家长只是用成人的眼光来对待一些事物。比如在一家公司或企业,用这样的激励制度可以催生积极的员工,从而促进一项任务的完成。
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只会用儿童的心理特征去发现和处理一些事物。
家长自认为正确的有偿激励制度,它是一种教育的偏位,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孩子或逆反或人格的不健全。
4当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胡适,家境窘迫,父亲早年去世,而是母亲瘦弱的身体,一人撑起了这个家。
他的母亲不能给他很好的教育资源,却给了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他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使他懂得慈爱、感恩、友善,在柔软中懂得坚强,在坚强中学会善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和爱读书的习惯。
他说:“母亲即有母亲的慈爱和父母的严厉。”
在母亲的宽而有严,宽容而不纵容,垂德示范的教育下,使他学会了一生致力于学习,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施教者物质的丰盛,而是心灵的丰盈。
足量的施肥,辛勤的浇灌,终会开出一朵花来,而不再于花盆的别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智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优劣,更应该是自身的言传身教。
别让爱偏离了轨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