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信仰与文化
我观国学系列1:儒学之加法

我观国学系列1:儒学之加法

作者: 歌斐木匠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1:16 被阅读1次

            小时候老A常常跟我说,要跟这个人,那个人搞好关系,说办这个事情,做那个事要凭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我的天哪,当时我真的是听得要崩溃了。最近我才比较清楚认识到,老A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老A是立根于求外,而儒学是以向内反求诸己为起点。

            有XX老师总结儒家学问就是君子之学,生命之学,为己之学,实践之学,自信之学,悦乐之学。我谈谈自己对儒家修身之道、孝悌之道、忠恕之道、仁义之道的一些理解。

          儒家是承袭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是一个重血亲人伦,追求现实事功,礼教德治精神始终一贯的学派。儒家的出发点是人,人本主义,春秋时期,中国人打破“天”的权威,对人的力量以及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作了一次反省,从此不再盯着外在的神秘力量——天,而是相信人性与人性的力量,从自己身上寻找社会变化原因,并在此过程中萌发了人本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圣人,皆立志于发扬此学问。儒学的基本假定是人是能够行善的,肯定人性善,人有行善的意愿和能力,并且靠着修行,能够达到修己治人、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止于至善的境界。儒学十分注重关系的处理,发展出“亲亲”的和谐情感关系,“尊贤”的社会功利关系。按XX老师所言的扩展关系是从人自身,到父子兄弟的孝悌论理关系,再到群己的社会论理关系,最后到宇宙论理关系。

            处理自身关系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之四端即善性的体现,他们也是仁义礼智道德之萌芽。XX老师说三达德,即知知之,仁守之,勇行之。一个人应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善性,然后尽心去实践发扬。看中慎独,通过寡欲、内省和养气三法,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不断接近于仁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择善固执,达到修己成己,立己达己的境界。 一个人要能够成事,自律是非常之关键的。自己对自己有一定水准的要求,并且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达到这个要求,并且在无法达到的时候,可以不断修正,并调节好情绪,我觉得这个就是非常成功的自律,他也就在修身之道上入了门。

            孝悌关系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人类孝亲,良知与良能也。人无此,不足以言高贵。 这一论关系的处理,《论语》里面讲得很好,处理关系先从最亲密的人开始。父母是榜样,父慈子孝。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孝敬父母的父母,并做好和颜悦色。但也不愚孝,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不因为要顺从父母,而任由父母大杖击打,以至于危害自身性命,陷父母于不义。 在这方面我其实做的非常不好,自己主观的原因就在于情不真。在我3-10岁年龄阶段,与我关系紧密的亲人,我才有发自内心的爱意。比方说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的xx。我爷爷奶奶虽然去世的很早,但我至今仍然怀念他们,我10岁前的快乐童年主要跟他们在一起。初中以后,周末和寒暑假,我基本上在我xx家。我父母在我4岁时离婚,我跟随我父亲,在我眼里,他们之间的婚姻非常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却常常不能求诸己,反责怪对方,从小到大对我灌输的就是对彼此的仇恨。我在长大以后,很想与他们亲近,找回那种亲情感,发现还是很乏力,所以我很难做到真情实意的敬重。然而随着我不断成长,我也看到我父亲的艰辛,他常年四处打工,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也没有再找伴侣,他内心是孤独的。因此我大学毕业以后,学习xx专业的我,没有去沿海,而是留在Y市,陪我父亲。在那一年,他找到了新的婚姻。随后我就离开了Y市。现在我仍然期望我能跟我父母亲有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但我如今以为人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父母的倔强脾气,和我未有萌发的亲情,一直阻隔着我们的关系进一步向前。我很赞同儿女应尽孝,心甘情愿地服侍父母,不过我也很在意,家庭关系的主导地位,以及彼此相处的界限,这是我接下来要努力学习的功课。

          忠恕之道和仁义之道

            XX老师说的忠恕之道是推己及人,尽己待人。XX老师对忠的解释,是人际关系中的积极面,“已之所欲,方可施之于人”,此乃“仁之方”。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自己所想要的,不一定是别人所想要的。比如让4岁的儿子在手提电脑上看电影,自己调整好的角度,不一定就是儿子能够到的角度,我们需要低下身来,调整适合他视线的角度,才能让他看到。我所理解的忠应该是对自己而言,忠于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忠于自己所选择的礼和道,敢于坚持真理,并择善固执。而恕则是对他人而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条件,有度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推己及人,不过分要求别人,不对其他人求全责备,爱人如己。

            关于仁义之道。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达,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发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如老师所言,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成人,成物的境界。如果发现相处不来,或意旨推行起来有问题,便反求诸己。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自己对别人的认识是不是有所偏颇等。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来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核心观点是强调仁之法在爱人;义是对内的自我要求,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中庸》则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亲亲”人伦和睦为其表现的实践行为。“义”则是指宜。两者看似不是讲的一个东西,我觉得不然。亲亲的人伦和睦关系,需要彼此相爱。而正我一说,则是要求自己权宜,度量,因时因地因人来爱其他人。其实董仲舒说的义还有法理一意。“正我”以法理开始,摆正自我的位置,然后以权宜展开,与人接触,我觉得也并不矛盾。

            总结一下,儒家学问本来是为统治者和贵族君子准备的,君子之学,旨在培养精英阶层,培养他们从人格道德上竖立起来,再依次为典范,带动其他各下层群众、百姓崇拜之、学习之、效法之。由此而衍生出人需之学的概念。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彼不能群。”所以人必须走向社会,需要跟人、跟群建立关系。儒家推出的这个关系抽象出来就叫做“礼”,用来解决关系问题和秩序问题。五常八德即所提炼出来的概念,最强调的是自己去身体力行这一套。所以一言以蔽之,通过道德实践,达到一个人的道德境界,从修己成己开始,再到成人成物,最终到合群济世,乃个人的境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加法的过程。如下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观国学系列1:儒学之加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nefqtx.html